2015年3月11日星期三

為孩子包紮心靈傷口

為孩子包紮心靈傷口

為孩子包紮心靈傷口


人們在身體受傷之後,第一反應首先是包紮傷口,這是生活常識。 同樣,當心靈受到傷害時,包紮傷口也是必不可少的首要步驟。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不具備自我療傷的能力,一些傷害和打擊給孩子造成的影響要比大人感受到的更嚴重、更長久,治療的責任就落在瞭傢長身上。包紮傷口的首要動作就是接納情緒,然後是疏導情緒。通過給予孩子足夠的愛,接納犯錯誤的孩子,在接納之後再做問題梳理,使孩子明白自己也有錯,並且願意改正錯誤。

  人們在身體受傷之後,第一個動作就是包紮傷口,這是生活常識。 同樣,當心靈受到傷害時,包紮傷口也是必不可少的首要步驟。孩子的心靈是稚嫩柔弱的,一些傷害和打擊給孩子造成的影響要比大人感受到的更嚴重、更長久,而且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不具備自我療傷的能力,因此,這個治療的責任就落在瞭傢長身上。如果傢長不關心孩子的內心感受,將使傷痕一直留在孩子的心中,甚至有可能成為孩子一生都擺脫不掉的陰影。

  那麼,究竟如何為孩子包紮心靈的傷口呢?我們先看一位學員在參加完我的《有效親子溝通》培訓後分享的一個小故事:

  晚上去學校接兒子,發現他滿臉不高興,耷拉著頭,我彎下腰輕輕地問:兒子,媽媽感覺你好像不高興,對嗎?兒子點點頭。我說:那我們先不回傢,到街心花園玩一會兒好嗎?兒子馬上眼睛一亮,說:好啊!

  我們在街心公園玩瞭一會兒滑梯和蹺蹺板。兒子在玩的時候忘記瞭不快樂,歡笑起來。這時,我才問他為什麼不開心。原來是他數學題沒做對,10道題錯瞭兩道,被老師批評瞭。

  我拿出紙和筆畫瞭一座小山,然後在半山腰上畫瞭一條線,在線的上方寫:10-5=5;然後在7/10處又畫瞭一條線寫:10-3=7;然後又稍稍往上 寫:10-2=8。接著,我對兒子說:你看,兩個月前,你曾經做10道題錯瞭5道,前幾天做10道錯瞭3道,今天你隻錯瞭2道。兒子接過我的話,說: 我明白瞭!然後搶過我手中的筆,在山尖處畫瞭一條線,寫下:10-0=10。

  我抱起兒子親瞭一口,倆人高高興興地回傢瞭。

  看瞭這段文字後,你有什麼感悟嗎?這位媽媽沒有在發現孩子不高興時立刻著急詢問孩子怎麼啦?出什麼事瞭?更沒有批評指責孩子,而是先解決他的情緒問題,然後才問情況,這樣做的效果非常好。如果反過來,媽媽在看到孩子心情沮喪時,隻是一味地問孩子:出什麼事瞭?快說啊……肯定是又犯瞭什麼錯誤被 老師批評瞭吧……如果孩子再一著急哭起來,媽媽又來一句哭什麼哭,不許哭!這就等於在孩子的傷口上撒鹽。

  正確的包紮傷口的方法應該是怎樣的呢?

  包紮傷口的首要動作就是接納情緒,然後是疏導情緒。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采用理解、同感、真誠、愛等能夠讓孩子感到被理解、有溫暖以及得到支持的方法。

  心理學裡有個實驗:兩組孩子分別做無意義的音節記憶訓練,其中一組孩子老是得到表揚,另一組孩子老是得到批評。結果在做新的記憶實驗時,老挨批評的那組效果非常差。為什麼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總是受批評使孩子喪失瞭自信心,以為自己根本就記不住。

  在很多傢庭中,常常充斥著批評孩子的聲音,傢長抱怨孩子,同一件事說瞭多少遍還記不住,老是重復犯錯。他們不知道,記憶效果的最佳狀態是在愉悅、快樂、興奮、自信、有興趣的情況下,而不是在被罵得一點心情都沒有的時候。

  心理學中還有個實驗:房間裡有4扇門,3個是鎖著的,一個是能開的,讓被試者盡快找到能打開的門出去。這看上去沒什麼難的,關鍵在這個實驗中增加瞭一些 條件:當被試者進入房間以後,實驗者會用冷水、電擊、強光、大聲呵斥等方式嚇唬他們。結果被試者被嚇得到處亂跑,不斷重復去試已經試過的門……在慌亂的環 境下居然遲遲找不到能出去的門。

  再來想想我們的孩子,在傢裡寫作業的時候有沒有出現被父母呵斥得懵頭懵腦的現象?如果是這樣,孩子還能夠學明白嗎?

  下面也是我的一個參加完培訓的學員與孩子在放學路上的一段對話:

  兒子:我做瞭一個很漂亮的飛機,被數學老師撕瞭。

  媽媽:那你心裡一定很難過!

  兒子:嗯。

  媽媽:等回傢再跟媽媽好好說說,好嗎?(這時路上遇到孩子的兩個女同學,搶著對孩子的媽媽說:阿姨,阿姨,他今天被老師批評瞭,老師把他的書包給扔瞭,還說告訴你媽媽,別上學瞭。他都哭瞭。)

  兒子:我哭得不太厲害。(兒子玩瞭一會兒,和媽媽回傢瞭。)

  媽媽:(把兒子摟在懷裡)你現在心裡還是很難受嗎?

  兒子:好一點瞭,可還是不高興,飛機飛不高瞭,我高興不起來。(拿出破損的飛機,飛瞭一下沒飛起來,放在一邊瞭。)

  媽媽:那飛機到底是怎麼壞的,和媽媽說說好嗎?

  兒子:科學課做瞭一個飛機,老是飛得不好,我就一直想哪裡出瞭問題,還拿著飛機看。數學老師問問題,我答錯瞭,老師就生氣地把飛機撕成兩半。

  媽媽:那後來呢?

  兒子:後來上語文課,我還是忍不住拿出飛機,語文老師特別生氣,就把我的書包扔到地上瞭。

  媽媽:接著你怎麼樣呢?

  兒子:我哭瞭,我都想自殺瞭。(眼裡又有瞭淚,但沒有流出來。)

  媽媽:這麼難過呀?(很輕的聲音)

  兒子:想砸壞她的黑板,砸壞她的東西。

  媽媽:那天天有沒有錯呢?(天天是孩子的小名)

  兒子:(停頓一會兒)有,不聽老師講課,老是想著飛機的事情。

  媽媽:愛動腦筋是大優點,可上課不專心也不好啊。

  兒子:(小聲)是。

  媽媽:我有個小建議,從明天開始,天天上課註意聽講,如果做到瞭,回傢告訴媽媽,就能得到一個小印章,你看好不好?

  兒子:那我可以撒謊啊,我說我做得好,可你一問老師,就會知道我做得不好。

  媽媽:哈哈——原來你想撒謊啊!

  兒子:不想,不想,嘻嘻。

  媽媽:媽媽相信你,你告訴我就行瞭。

  在這個過程中,面對受到傷害的孩子,這位媽媽馬上想到的就是:接納情緒,包紮傷口。結果母子倆的談話在歡笑中結束瞭。這位媽媽的成功之處在於,通過給予孩子足夠的愛,接納犯錯誤的孩子,在接納之後再做問題梳理,使孩子明白自己也有錯,並且願意改正錯誤。

  那麼在傷口包紮完後,傢長是不是就沒事瞭呢?不是的!還有進一步的梳理工作,幫助孩子理清受傷的原因,以及如何做才能避免再次受傷等等。

  在一些令人不安或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時,你有沒有心慌意亂過?是不是手足無措?這些就是孩子在出現問題時的感受。這時如果傢長急於去解決問題,追問、斥 責、命令孩子,隻會讓孩子更加茫然、不知所措,心情更加煩亂,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如何去做。如果傢長先接納孩子的情緒,把傷口包紮好,再一步步幫孩子把問 題梳理清楚,結果就會完全不同。

  梳理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先提出開放式問題獲得信息,然後根據問題的癥結,運用各種提問方式,引發孩子思考,使他自身對問題有個清醒的認識,最後再通過提問讓孩子自己尋找解決的方法。在尋找方法的時候,最好是采用積極正確的問話啟發孩子,也可以用腦力激蕩法讓大傢一起找。

  要做到成功梳理,前提是傢長要理清自己的思緒,也就是先自我梳理。這時,平和的心態非常重要。即使事情看起來像團亂麻,也總有頭緒,如果傢長過於急切,就不能公正、客觀地看待問題,不能設身處地地體會孩子的感覺,容易對問題形成錯誤的認識,促使其惡化。

  另外,在梳理的過程中,傢長還應具有開放的心態。即使已經清楚瞭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到瞭最恰當的處理方法,也不等於就是最終的結果。孩子不會被動地接受 你的觀點,他們有可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想法或頗具創意的建議,有可能對你的方法有所補充,甚至比你更高明。對此,傢長應以開放的心態及時接受,加以肯 定。梳理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培養孩子責任感、創造力、思考能力和獨立意識的過程,是一個讓孩子學會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重要的不是某一個具體事件的處理,而是使孩子從中學會梳理問題的方法,這將使他們終生受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