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星期四

“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晏陽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晏陽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晏陽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晏陽初 平民教育之父

 

  80多年前,我國一部分知識分子認為,中國的落後是因為教育造成的,要拯救中國必先革新教育,尤其要從社會底層做起,於是提出平民教育理念、開展平民教育實踐,史稱“平民教育運動”。這其中,晏陽初和陶行知是最為知名的倡導者和力行者,以致有“南陶北晏”之稱。今年是晏陽初先生誕辰120周年,再析他“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的宏願和70餘年的踐行,仍有不少值得我們借鑒之處。

    “世界平民教育之父”

     晏陽初1890年10月生於四川省巴中縣,1916年入美國耶魯大學,攻讀政治學與經濟學。1918年獲學士學位後即赴法國,任北美基督教青年會戰地服務幹事。1920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獲碩士學位,後回國,在上海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智育部主持平民教育工作。1923年組織成立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任總幹事。1926年至1937年,由他倡導在河北定縣進行瞭史稱“定縣實驗”的社會改造綜合實驗。抗戰爆發後,他輾轉湖南、四川,後在重慶歇馬場創建瞭中國鄉村建設學院。1950年以後,他協助菲律賓、泰國等進行鄉村建設工作。1990年1月,晏陽初先生在紐約去世,享年100歲。他的主要論著有《平民教育概論》(1928年)、《農村運動的使命》(1935年)、《十年來的中國》(1937年)等。

     從在法國教華工識字寫信,到回國後竭力推進平民教育,再到著名的“定縣實驗”,重慶的中國鄉村建設學院,及至惠澤海外多國的鄉村建設工作,晏陽初先生70餘年的社會和教育工作中,可以說“隻做瞭一件事”,那就是矢志不渝地履行著“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為此,他受到各界的廣泛贊譽:1938年,毛澤東說他對晏陽初“以宗教傢的精神努力平教運動,深致敬佩”;國際社會尊稱他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鄉村改造的實踐者”。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1/2
責任編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