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6)管弦樂名曲介紹:北京喜訊到邊寨 |
管弦樂名曲介紹:北京喜訊到邊寨
這是我國著名的管弦樂曲之一,原為鄭路寫的管樂合奏曲,後與馬洪業合作,於1976年12月改編為管弦樂曲。當時正值粉碎“四人幫”取得偉大勝利之際,舉國歡騰。所以,對這首樂曲可以理解為:生動而形象的表現瞭當這一特大喜訊傳到祖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邊寨時,山寨人民載歌載舞,熱烈慶祝的情景。
該曲為多段體結構,由五個具有鮮明的舞曲特征的主題組成。音樂素材取自於苗族和彝族的民間音樂。
樂曲的引子由圓號摹仿牛角號在中音區奏出瞭粗獷遼闊的旋律,然後樂聲變弱,象是號角之聲在山巒中的回鳴。
然後,樂曲進入第一主題,由號角聲引導,呈現出一幅熾熱的群舞場面,節奏極強,旋律熱情奔放,高亢矯健。 接著經過一個輕盈的過渡句,進入瞭第二主題,宛如姑娘們縱情的跳著輕盈、歡樂的舞群,腳脖上的鈴鐺嘩嘩作響,歌聲、笑聲此起彼伏。
急促緊湊的樂句,引出瞭第三主題,弦樂奏出昂揚而流暢的旋律,甜美酣暢,與前兩主題形成對比。
第四主題:樂曲突然輕瞭下來,輕柔飄逸而富有色彩,象一位美麗的姑娘在獨舞。
第五主題:小號奏出粗獷奔放的旋律,間以牛角號的呼鳴,象是小夥子跳起非常健美、雄壯的舞蹈。
最後,樂曲再現第一主題並予以發展變化,樂聲輝煌燦爛,把萬眾歡騰的熱烈情緒發展到瞭頂點。
整首樂曲生動明快,富有舞蹈性;熱情洋溢,粗獷奔放;富有濃鬱的民族特點和地方色彩。
這首樂曲出現之後,音樂傢們紛紛把它改編成民樂合奏、電子琴獨奏等其它器樂作品,也很受大眾歡迎。
(主要參考資料:“中學音樂教材” 音樂教育制作)
鏈接相關曲子:電子琴曲“北京喜訊到邊寨”
打印本頁
返回
|
2013年6月27日星期四
(C16)管弦樂名曲介紹:北京喜訊到邊寨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