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史常識:我國隋唐時期的音樂傢(續) |
我國隋唐時期的音樂傢(續)
永新 唐代宮庭歌手。原名許和子。吉州(今江西吉安)永新縣人,樂工之女。開元末被選入宮,據其出身地名,改名永新。善歌,又能變新聲,其聲“響傳九陌”。一次宮庭娛樂集會,因觀者喧鬧,無法靜聽百戲之音,後由永新出樓歌唱,聽眾為其歌聲所吸引,於是全場立即寂靜下來,好像空無一人。
李龜年 唐代宮庭樂師。善歌,又善彈羯鼓、篳篥,唐玄宗時在梨園供職,曾作“渭州曲”。安史亂後,流落江南。杜甫有“江南逢李龜年”詩雲:
岐王宅裡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詩的大意是:當年在岐王宅裡,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時節,沒有想到能巧遇你這位老相識。
其中“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是代代相傳的名句。
董庭蘭 唐代琴傢。隴西(今甘肅)人。開元年間以善彈胡笳名於世,詩人李頎曾作詩贊美他。“神奇秘譜”言其“善為沈傢聲、祝傢聲,以琴寫胡笳聲,為大小胡笳。”該譜所載“頤真”一曲,據說也為董庭蘭所作。
康昆侖 唐代琵琶演奏傢,西域人。德宗貞元時有“長安第一手”之稱。後又從善本和尚深造。善彈“羽調綠要”(一作“綠腰”、“六麼”)與“道調涼州”(善本作)等曲。
善本 唐代琵琶傢。長安莊嚴寺的和尚,人稱段師。貞觀年間曾與康昆侖比賽琵琶,將昆侖所彈“羽調綠要”移入“風香調”中彈出,昆侖驚服,拜請為師。善本有弟子數十人,以康昆侖、李管兒最為著名。
文敘 又作文淑,唐長慶年間俗講僧。善講唱變文,聲調宛暢動人。文敘“聚眾譚說,假托經論。。。。。。聽者填咽寺所。。。。。。效其聲調,以為歌曲”。曾數度被官廨杖背,放逐至邊地。樂工黃米飯曾采其聲調,編成歌曲,名“文敘子”。
李隆基(685-762)即唐朝著名的皇帝唐玄宗,世稱唐明皇(712-756在位)。他在藝術上多才多藝,尤其擅長於音樂。聽覺聰敏,精通多種絲竹樂器,喜擊羯鼓,尊羯鼓為“八音之領袖”。善於即興作曲,所作多為“法曲”一類。在位期間,增設梨園,擴充教坊,每作新曲,即交梨園演唱,並常為梨園子弟糾正錯誤。又頒佈曲名,把原為漢文音譯的少數民族和外國的曲名改為具有內容的漢文曲名。這一系列的措施,對嚴格專業的音樂訓練,對盛唐音樂的興盛和燕樂的發展,以及對各民族文化的融合,都起瞭積極的作用。相傳作有“霓裳羽衣曲”、“春光好”等曲。
(音樂教育網編撰)
主要參考資料:
“辭海”,“中國音樂詞典”
打印本頁
返回
|
2013年6月27日星期四
中國音樂史常識:我國隋唐時期的音樂傢(續)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