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工子女就讀政策越來越好 仍遭遇部分“門檻” |
記者近日深入到廈門市外來工相對集中的廈門市思明區蓮前街道前埔村進行隨機入戶采訪時瞭解到,外來工傢庭均表示當地的外來工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的政策越來越好,但同時在入公辦學校以及未來的升學考試中仍存在部分“門檻”亟待打破。 外來工傢庭感覺就讀政策越來越好 羅永桂是福建龍巖人,自2001年來到廈門在一傢保安公司打工以來,他在這裡已經呆瞭十年瞭。一傢三口租住在一個十幾平方米的房子裡,這個小小的房間同時具有餐廳、臥室等多種功能。記者走進去時,兒子羅世傑正坐在一個小板凳上吃飯,飯桌同時也是放電視機的桌子,更是他放學回來寫作業的桌子,整個房間幾乎堆滿瞭物品,沒有什麼可以活動的空間。 羅永桂告訴記者,兒子羅世傑於2006年在廈門讀小學的時候剛好遇到瞭外來工子女可以電腦派位到公辦學校,於是就進入瞭廈門的公辦校前埔小學。“2006年9月份,兒子讀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學期交瞭各種費用690元,到瞭2007年春季開學的時候,我拿著保安公司的合同去學校,兒子隻用交100多元,後面幾年裡交的費用越來越少。” 羅永桂給記者算瞭一筆傢裡的收入支出賬:自己在保安公司工作一個月1800元,妻子為瞭照顧孩子在傢裡接一些零碎的活,一個月可賺500多元,而房租支出300多元,日常生活的開支近千元,收入幾乎所剩無幾。兒子的教育費用減免前,傢裡的經濟負擔很重,這幾年費用越來越少,給傢裡減輕瞭很大負擔。 2006年,廈門市先後免除瞭城鄉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借讀費、住宿費、體檢費以及課本費。2011年秋季,廈門更是率先出臺政策,按照生均公用經費標準補助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用以等額減免民辦學校學生的學雜費。 外來工集中的地區進公辦校依然比較難 記者采訪瞭解到,外來工入公辦校還存在不均衡的現象,在外來工比較集中的地區,進入公辦校依然比較難。記者隨機進入采訪的6個傢庭中,隻有2個傢庭的孩子進入瞭公辦校讀書。 柴麗娜來自河南許昌,目前在當地一傢光電企業做品檢工,月收入在2000餘元,兒子李玉龍的教育問題讓她頗費心思。柴麗娜說,去年9月份李玉龍讀小學,首次電腦派位的學校是前埔小學,結果沒有兒子的名字,後來又帶著兒子到寅武小學進行電腦派位,兒子還是沒有進去,最後隻好選擇瞭離租住的地方比較近的民辦校曙光小學。 柴麗娜告訴記者,前埔村租住的大多都是外來工人員,而周邊的公辦校又比較少,近千個學生參加電腦派位,最後隻有幾十名學生能上,比例太低瞭,但自己打工的地方離租住的位置比較近,如果為瞭孩子讀書而換個位置,自己工作就不方便瞭,而且在廈門市思明區的房租也相對便宜。 柴麗娜說:“兒子在曙光小學一學期的費用是800多元,我們辦瞭進城務工人員義務教育收費減免卡,隻用交500多元,下學期學雜費不用交瞭,隻要交課本費的話,估計隻需要100多元。以後民辦小學升初中的時候還可以參加電腦派位到公辦學校,我們還是希望孩子能上公辦校,教育質量會更好一些。” 記者瞭解到,中途轉學的學生一般都進入到瞭民辦學校讀書。正在民辦初中校育秀中學讀初一的唐瀟的媽媽告訴記者:“學校一學期的費用是1200元,現在辦理瞭義務教育收費減免卡後,一學期費用在900元。孩子是去年從老傢河南轉學過來的,問瞭下周圍人都說公辦校難進,就直接轉到瞭民辦學校讀書。”唐瀟的媽媽說:“現在丈夫開出租車一個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自己在一傢幼兒園做飯一個月800多元,一傢人除瞭大兒子的學費外,小兒子讀幼兒園一個月也要交300多元,負擔還是比較重的。” 來自廈門市教育局的數字,廈門市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就學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有133567人,其中91958人在公辦校就讀,占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總數的68.8%。 同享“均衡”教育需打破三大“門檻” 記者采訪中發現,外來工子女教育仍然是困擾外來工的一個重要問題,目前外來工子女要真正同享“均衡”教育需打破三大“門檻”。 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教育質量和教育環境相對還是有差距。民盟廈門市委在調研中發現,2009-2010學年度,僅思明區的民辦學校就有70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讀,他們主要分佈在城鄉接合部地區,這類學校教育質量相對低下,教育環境相對惡劣。調查顯示,同一城市甚至同一城區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之間,彼此教育教學質量有著不小的差別,隨著學生的年級增長,由於基礎的差異,彼此的教學質量差異還會更加拉大。 二、各類公辦學校接受外來工子女的比例不一,且存在外來工子女和當地子女所進的公辦校兩極分化的趨勢。記者采訪中瞭解到,自從逸夫中學作為廈門市公辦學校接受外來工子女的試點以來,當地居民就越來越不願意將子女送到學校來讀書,學校裡外來工子女也越來越多。記者在廈門思明區前埔村采訪時也發現,當地居民的子女更多集中在前埔南區小學,而外來工子女則集中在公辦校的前埔小學和周圍的一些民辦學校。 三、傢長們還是表示出瞭對未來中考、高考的擔心。記者瞭解到,福建省2011年推出瞭省內考生可以參加異地高考的舉措,為省內流動人口子女高考提供瞭便利。然而大量的外省務工人員,仍然遭受著戶籍的困擾。來自河南周口的寇亮亮目前正在廈門一傢海鮮樓做服務生,他告訴記者:“弟弟寇明亮小學二年級時從老傢轉學過來,目前在民辦校曙光小學讀書。河南和福建高考的題目還是有差別的,現在隻能是先讀書,後面再考慮這些問題。” 長期從事農民工問題研究的寧夏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祿勝說,外來工子女其實並不需要太多其他方面的關愛,而是渴望機會上的平衡,這就需要各地在切實解決各校之間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同時,更要打破一些地方部門人為上制造的不平等。 責任編輯: |
2013年6月10日星期一
外來工子女就讀政策越來越好 仍遭遇部分“門檻”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