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日星期一

人民音樂出版社:高效管理是這樣實現的

人民音樂出版社:高效管理是這樣實現的

人民音樂出版社:高效管理是這樣實現的


    如果要問,在企業規范化管理的進程中,最困難的事情是什麼?隻要有過管理經驗的人,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建立並推行一整套適應現代企業需要的管理制度。

    但問題是,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特點,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如何建立並推行一套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卻並非易事。

    對人民音樂出版社來說,在管理方面確有不少獨到之處,概括起來可用3個關鍵詞來表達,即尺子、齒輪和觀念。

    “一把尺子量到底”

    先看一組鏡頭:

    鏡頭一:2008年的一天凌晨零點30分,負責人民音樂出版社新辦公樓貴賓室墻上裝飾物佈設的員工劉江娣,因拿不準如何擺放才好,就給社長吳斌打電話。接到電話後,吳斌便打車去社裡,對佈設工作提出瞭建議。等再回到傢,天都快亮瞭。

    鏡頭二:人民音樂出版社曾經有一位部室主任,責編瞭一本書,作者發現印裝出現問題後反映到社裡,社領導責令他重新印裝。他雖然答應瞭,但隔瞭兩三個月社裡才發現,他隻重新弄瞭10多本,市場上的書還是原來的書。社裡當即對其作出免職的處罰。

    鏡頭三:晚上10點半前,社領導因工作給中層幹部打電話,如果這位中層幹部當時沒有接,而且半小時之內沒有回電話,下個月所有中層幹部的電話補貼將全部扣除。

    這三個鏡頭說明瞭三個道理,鏡頭一與鏡頭三要說的是,隻要工作需要,一般員工不論多晚都可以給社領導打電話,反過來,社領導要找中層幹部,保證能隨時找到人。鏡頭二則說的是,制度不是擺設,更不能弄虛作假,否則絕不姑息。

    歸結為一句話,那就是“一把尺子量到底”,這把尺子,就是社裡的各項規章制度,從普通員工到社領導,沒有人能例外,必須保證百分之百的執行到位。

    據吳斌介紹,2009年11月,為瞭強化制度建設,人民音樂出版社對原有規章制度進行瞭修訂,並新出臺瞭一些制度,經社職代會討論通過,最後結集出瞭《員工手冊》。所有員工人手一本,為真正實現從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的轉變,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齒輪定理”

    目前,人民音樂出版社在發展中形成瞭教材、一般圖書、期刊和音像四大品牌特色,在中小學音樂教育出版領域更是充當著“領跑者”的角色。

    進入新一輪課程改革之後,在教育部的目錄上,共有10套中小學音樂教材與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音樂教材進行競爭。最後的結果是,九年義務音樂教材人民音樂出版社占到近60%的份額,高中音樂教材占到近80%的份額,均居所有參與競爭的學科單科教材之首。

    這些成績的取得,與教材質量有關系,也得益於社領導班子的建設。班子成員共有4人,其中3人都是國內音樂專業的一流專傢,一名博士生導師、兩名碩士生導師。吳斌作為該社發展的主要推手,他不僅擔任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秘書長,而且是國傢《音樂課程標準》研制組的負責人。在剛剛閉幕的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上,他還獲得瞭2010年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吉佈森國際音樂教育獎,該獎項是目前音樂教育領域唯一的國際級獎項。總體上看,人民音樂出版社領導班子的專業化程度很高,在業內的影響力也非常大,真正體現瞭專傢治社的優勢。

    這些成績的取得,也離不開社內各部門的密切協作與配合。吳斌經常講,出版社就是一部高速運轉的機器,各個部門就像齒輪一樣,誰也離不開誰,是整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雖然齒輪有大小之分,齒輪大轉速慢,但力度大;齒輪小轉速快,但力度小。不管齒輪大小,必須咬合得非常緊密。唯有此,出版社這部機器才能高速平穩地運轉。

    今年四五月份,身為中國組織文化測評基地副理事長、專傢委員會主任,同時也是中國出版集團企業文化顧問的解雲天,來到人民音樂出版社調研,對其“齒輪式”管理理念給予瞭充分肯定。他結合系統工程論,將之概括為“齒輪定理”。

    於是,與其他“木桶定理”、“金字塔定理”、“鐘表定理”等一樣,“齒輪定理”也成瞭一種獨具人民音樂出版社特色的企業管理模式。

    “國企當私企管”

    “你這麼拼命幹嘛,又不是私營企業!”這是不少企業界朋友經常會對吳斌說的一句話。

    其實,這句話包含瞭兩層意思:一是吳斌是個工作狂,每年到各地參加培訓演講幾十場不說,經常出差回京後首先去的是辦公室。二是隻有私營企業老板才會玩命幹工作,因為那是他自己的企業,國企老板沒必要這麼為工作賣命。

    吳斌後來回憶說,朋友的一席話,促成瞭他一個管理理念的形成,那就是“國企當私企管”。

    這一理念,超越瞭傳統的雇傭思想和打工者的心態,擺脫瞭給多少錢辦多少事的思維模式,而是以真正的主人翁意識,一心一意地為企業發展謀劃、奔波、服務。

    這一理念,不僅得到瞭社領導班子的認可,而且在員工之間也成為共識。在采訪過程中,記者曾在員工中開展瞭一次小型調查。不少員工說,現在的主人翁意識確實比以前增強瞭很多,以前是要我幹工作,現在是我要幹工作,總想著多幹點事、多幹成事。

    談及此,吳斌說:“這實際上是一種心態的變化,雖然我50多歲瞭,但仍在積極謀劃和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企業的未來發展著想。我和員工們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把企業當做永遠的傢。這不是唱高調,而是發自內心的一種真實想法。”

責任編輯:admin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