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8日星期二

綅掀_掖摽腔朡熄ㄩ踢齪緉齪扈炰笭毞



奧運比賽背後的遺憾:金牌銀牌悲喜兩重天


















奧運比賽背後的遺憾:金牌銀牌悲喜兩重天






抱憾之痛

奧運冠軍是一個多麼誘人、多麼輝煌的稱號。在奧運賽場上,隻有極少數極個別的人能成為奧運冠軍。

我們常常看到,擁有奧運冠軍實力的運動員不一定能得到奧運冠軍,本該獲得奧運冠軍的卻因為種種陰差陽錯而錯過瞭機會。有時候天不作美,有時候無可奈何,有時候功虧一簣。

奧運冠軍屬於那個萬事俱備又不欠東風的幸運兒,在這個幸運兒的背後躺著一排排的“不幸者”,在這個誘人而輝煌的冠軍的故事之外,還有許許多多個大大小小的、或悲愴、或悲壯、或令人惋嘆、或令人頹喪、或奇妙無比、或荒唐透頂、或也不失為誘人而輝煌的故事,所有的這些故事交織在一起組成瞭奧運冠軍這個稱號,也組成瞭競技體育這個無所不容、無所不及的龐大而紛雜的奇特世界。然而,每一個故事都有它誘人的地方,誘人的故事並不僅僅屬於奧運冠軍。

這是一屆充滿遺憾的奧運會。劉翔意外摔倒,李娜首輪出局,王皓“千年老二”,於洋/王曉理被取消資格,丁寧、汪鑫、陳一冰、郭爽、邱波等人的奧運冠軍夢被裁判扼殺……英雄失意的悲情,也是一支動人的歌。因為奧運會是一個匯集著成與敗、歡笑與淚水的賽場,一個冠軍的誕生總會伴隨著許多失落的悲情人物。

那些與金牌失之交臂的運動員,依然是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的英雄豪傑,抱憾失敗之痛背後的執著努力與艱難跋涉,仍然值得我們給予最熱烈的掌聲……

失意的英雄

記者|張偉

四年一屆的奧運會是運動員追夢的舞臺。與那些成功登頂的運動員相比,那些失意的選手同樣有理由贏得掌聲和歡呼。正如哲人所說:悲傷也是一曲動人的歌……

劉翔:離奇跡如此之近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在2004年8月28日這一天比劉翔更幸運,那麼同樣沒有人會在2008年8月18日和2012年8月7日這兩天比他更黯然……

北京和倫敦驚人地相似,從北京到倫敦,不是一個簡單的輪回,這四年沒有金牌的映襯、破紀錄的輝煌,卻有挑戰自我、力拼傷痛的經歷,以及悲壯中的奮進和奧林匹克的內涵。劉翔三次參加奧運會,留給國人地震海嘯般的震撼。然而,偉大輝煌的背後,卻還有道不盡的遺憾和無奈。

就在距倫敦奧運會開幕還有55天之際,劉翔在美國尤金小試牛刀便跑出瞭12秒87的驚人成績!在那一刻,誰都明白這一成績究竟意味著什麼,飛人井噴式的狀態,足以威懾住所有的對手,我們有理由驚喜:王者劉翔又回來瞭!我們有理由堅信,劉翔還可以跑得更快!後來,劉翔爸爸也證實瞭這一點:“在倫敦奧運會前的訓練中,傷病沒有復發的劉翔都是跑進12秒90以內的!”

然而,劉翔在欄架前倒下瞭,在倫敦碗倒下瞭,無數人驚得目瞪口呆!許多人看來,劉翔的狀態是不是出得太早瞭一些呢?強度是不是上得太快瞭一點呢?而劉翔來到倫敦後又突然去瞭德國,適應倫敦陰冷天氣的時間又變得不夠充分瞭。這幾大因素是否直接影響到瞭劉翔脆弱的跟腱,從而成為飛人東山再起的“絆腳石”?

為瞭“模擬”倫敦大決戰,孫海平與劉翔師徒提前一個月來到英國,繼而又去瞭德國。為瞭“適應奧運賽制”,劉翔隻能是嚴格按照倫敦奧運會的標準、時間間隔、強度,“跑三槍”。如此實戰演練,原以為可以幫助劉翔適應賽程、賽制,更重要的還能摸摸底,搞清楚劉翔到底能跑出什麼樣的成績。然而,事與願違,據孫海平自己對媒體記者說,在德國,劉翔本來就處於崩潰邊緣的腳傷又“復發”瞭。

經過瞭2008北京奧運會的退賽,2011年劉翔復出之後有一個重大改變,那就是將原來的“八步趕蟬”改成瞭“鬼腳七”。這意味著劉翔要把起跑到第一個欄之間的八步變成七步,減少這一小步,看似簡單,但是對於已經使用八步上欄十餘年之久的劉翔來說,這絕不僅僅隻是一次技術的革新,更是一次巨大的冒險。有專傢分析,劉翔“八改七”為他提升起跑速度一度打下堅實基礎,然而從另外一方面分析,又為他後來的受傷埋下瞭禍根。真可謂是成也七步,敗也七步。

七步上欄對於運動員的腿部力量要求更高,上欄的步幅更大。劉翔八改七之後,一度取得成功,但恰恰在這次最為關鍵的奧運會上失敗瞭。110米欄前世界紀錄保持者柯林·約翰遜在解說比賽時便說:“七步上欄,需要強大的力量。他要跨第一個欄,腳踝卻受著傷,這會讓他停下。他甚至還沒能開始,就摔倒在地上,太可惜瞭!”

劉翔1米89的身高不算高也成瞭他七步上欄不被看好的原因,由於七步上欄對運動員要求極高,而且面臨著受傷的風險,因此事實上,在劉翔之前隻有4人采用過七步上欄的技術,世界上第一個采用七步上欄的是芬蘭選手佈呂加雷,他因2米04的身高成為首位嘗試八改七之人,美國人希克斯是第二個采用七步上欄的隊員,不過身高1米87的他隨後出現傷病,沒能取得任何輝煌成績,他也由此成為八改七失敗的典型。隨後身高1米92的古巴天才羅伯斯以及身高1米88的美國飛人奧利弗也先後由八改七,雖然奧利弗身高不如劉翔,但美國人格外健碩的身材成瞭助他成功的關鍵,劉翔就曾戲言奧利弗的手比他的腿還粗。

劉翔原本就有傷在身,右腳跟腱一直存在嚴重的隱患,在這種情況下,他為何非得冒著巨大的風險呢?現在看來,恐怕還是來自成績的巨大壓力讓劉翔及其團隊下定決心“冒險”,成者王侯敗者寇,競技體育本就殘酷,如果再加入巨大的商業利益等其他因素,單純的個人,便會身不由己。

在大邱世錦賽後,劉翔與孫海平的關系因治療手段和訓練手段的看法不同而出現某些不同的看法和分歧。劉翔越發結實、有力量的肌肉成瞭孫海平眼中的弱點,在他看來,劉翔立足於跨欄之巔的優勢靠的是靈活性,而他結實的肌肉可能過於僵硬,因而會影響劉翔的跨欄技術的靈活運用。

如今,劉翔成功動瞭手術,他躺在病床上在微博上表示:“我很享受這些年來的努力過程,這源於我對跨欄的至愛。我要努力康復!來日方長!我會回來!加油!……”然而,劉翔還能夠回來嗎?他還能夠再跑四年嗎?還能夠參加下一屆的巴西裡約奧運嗎?

其實,對於劉翔和他的傢人來說,他能不能回到賽場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經歷瞭三屆奧運會的“洗禮”後,他應該回歸正常人的生活。

在倫敦,劉翔的母親吉粉花對著電視鏡頭哭得像個淚人,她曾在私下裡告訴記者,“兒子的私事我不能過多摻和。他一直是國傢的兒子,過幾年國傢會把兒子還給我,到那個時候,兒子不再優秀瞭,希望大傢能夠原諒他。”

吉粉花廚藝精湛,無論面條,還是鱔絲、老鴨、豬牛羊肉等菜肴,她都是手到擒來。但是很久之前的某一天,她發現這些手藝基本派不上用場。兒子不回傢,她表演給誰看呢?劉翔的爸爸劉學根也想兒子,隻不過嘴上說得不多。有一次,兒子好不容易回傢一趟,一失口竟然稱他為“師父”。

劉翔曾經是“中國速度”的象征,但是劉翔也是人,他29歲,傷痕累累。如今他已經在倫敦一步步單腿跳向瞭終點,又在全世界面前深情地吻別瞭欄架,後來他在倫敦給劉學根打電話,隻叫瞭一聲“爸爸”就泣不成聲。吉粉花告訴記者,“現在,我們想讓他談女朋友,成傢。看他的時候我盡量控制感情,但很難控制住。我很舍不得他。”

現在,這一天終於到來瞭。這一天或許是劉翔的又一個開始。

王皓:“三連亞”,榮譽還是尷尬?

放眼乒乓球界,還有誰能比王皓更“悲情”呢?連續3屆殺進奧運會男單決賽,連續3次失利,老將王皓“千年老二”的尷尬依然沒能改寫。

毋庸置疑,王皓PK張繼科,這是當今世界乒壇最高水準的較量。一個技術細膩,一個激情揮拍;一個性格穩重,一個特立獨行。王皓與張繼科在倫敦奧運會上,上演瞭一場激情四射的“直橫大戰”。跳過比賽的過程,隔著乒乓球臺的兩個人,各自走過瞭不同的人生軌跡,這是一場有趣的比賽。

王皓將直拍橫打的打法演繹到瞭極致,這種沒有推擋的打法,曾讓歐洲高手們極為不適應,他犀利的前三板被稱作“閃電戰”,即使進入相持階段,他也用直拍反打展開對攻。外電曾經驚呼,王皓的打法非常奇特,“可以引領和推動乒乓球運動的發展”。

而張繼科在賽場上卻有一種野性,他的比賽一度被認為是“要麼窩囊輸球,要麼贏得酣暢淋漓”,有時候壓抑,有時候狂放。但如今的張繼科卻是正反手俱佳,打法兇狠,又極富有沖擊力。他的右手橫板弧圈結合快攻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打法,速度優勢與連續犀利的前沖弧圈是這位激情選手的看傢法寶。

中國乒球男隊主帥劉國梁曾經在形容張繼科時,用過藏獒來作比喻。外人看來,張繼科總是悶悶的面無表情,而球場上的他則完全不同。劉國梁解釋過“藏獒”稱謂的由來:“繼科就像一隻藏獒,骨子裡很血性,從來不怕任何對手,不管你是老虎還是豹子,上去就能咬你一口。”有人說他不太合群,總是特立獨行,可這種性格也造就瞭他霸道硬朗的球風。

反觀王皓,他不像張繼科,不像馬琳,他不是那種冒尖的頂級選手,他的性格一直被人認為“太老實,太內向”,也太不霸氣,但是很要強,不張揚,很穩定。無法否認的是,王皓被戴上“千年老二”的帽子可能與這種性格有關,因為每一次他都不是輸在技戰術上,而是輸在心態上。從這次的倫敦對決來看,王皓似乎仍未解決好這一問題。從更深層次上分析,王皓這種性格決定瞭他在連續三屆奧運會上的“三連亞”的宿命。

本來,早在8年前的雅典,他就可以成功登頂;本來,他有太多太好的機會成為男乒的領軍人物。然而,過於求穩的性格,讓他一次又一次錯過登上巔峰的機會。

雅典奧運會與韓國柳承敏決戰前,王皓對陣王勵勤,當時的王勵勤無論技術打法還是競技狀態,贏面確實要比王皓大,但這場球王勵勤很快以1:4負於瞭王皓,許許多多看過這場比賽的人,都覺得王勵勤是在奉命“讓球”。幾年後有記者舊事重提,劉國梁堅決予以否認,他甚至用媒體是在“胡說八道,沒事找事”這樣措辭激烈的話來否認“讓球”。如今的中國隊當然不會再讓球瞭,但是八年前的那場球是不是“讓球”呢?日前,王勵勤本人在接受一傢電視媒體采訪時,一位著名女主持人一再追問 :“你倒是明確一點回答,那場球你到底讓還是沒有讓呢?”王勵勤面對鏡頭,既沒有說“讓”,也沒有說“不讓”,而是模棱兩可地說瞭句讓人浮想聯翩的話:“這場比賽確實讓大傢覺得是在讓球。”眾所周知,在舉世矚目的雅典奧運會上,王皓取代王勵勤以一哥身份晉級決賽時,最後輸給瞭柳承敏。

不會打逆風球是王皓的老毛病瞭,他輸球多半都是因為這個原因。兩年前,在直通莫斯科選拔賽上,王皓輸給瞭張繼科,這時劉國梁絲毫沒給他留情面,當著全隊的面狠狠地批評瞭他:“這不是輸掉一場比賽,而是輸掉瞭信心,輸掉瞭鬥志,輸掉瞭永不放棄的精神。如果你再這樣下去,很快就會和乒乓球無緣瞭,你一定會帶著遺憾離開球臺。”

誰都知道,這是愛徒心切,恨鐵不成鐵的批評。或許,在劉國梁內心深處,他太渴望王皓拿奧運會冠軍瞭,因為一旦王皓奪冠軍,“直拍橫打”將成為世界乒壇一大奇跡和一個新的裡程碑。可是,事與願違,王皓在北京和倫敦一次又一次獲得瞭亞軍。

奧運三連亞,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成績。可是,這樣的紀錄,究竟是成功還是遺憾?是榮譽還是尷尬呢?

8年前,當王皓和柳承敏在奧運會決賽時,張繼科還在濟南的一座小山上狠狠地發泄“摔盤子”,他要磨練意志,告別過去;4年前,在王皓參加北京奧運會與馬琳對決時,張繼科還是國傢隊的一位不起眼的陪練;如今在倫敦,張繼科第一次踏上奧運賽場,便以不可阻擋的勢頭搶班奪權。其實,其角色的變換有著成績的支撐——去年鹿特丹世乒賽,張繼科擊敗王皓問鼎,張狂的張繼科撕掉瞭上衣以示慶祝;隨後他又獲得世界杯男單冠軍,捧杯後的張繼科興奮地脫去瞭上衣,所有的觀眾都看到瞭他的後背上文有一隻展翅的雄鷹。倫敦奧運會,張繼科與王皓再次對決並再次取勝,這一次張繼科飛步躍出瞭擋板,俯身親吻瞭冠軍領獎臺。

常言道:兩強相遇,勇者勝!或許,早在決賽前,雙方的性格已經決定瞭比賽金牌的歸宿。當酷似藏獒般兇狠的張繼科,面對小時候總喜歡“扮女孩”、“無比柔弱”的王皓時,勝負的一切盡在不言中。

李娜:桀驁不馴為哪般?

“如果你愛他,就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請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這是《北京人在紐約》中的一句經典獨白。對於李娜來說,巴黎是天堂,而紐約、倫敦隻能是地獄。繼去年輸掉美網公開賽後,如今征戰英倫,娜姐再次以慘敗收場。

其實,巴黎和倫敦一樣都是名利場。“成王敗寇”更是競技場上的不二法則。李娜在巴黎的成功是典型的“名利雙收”。看看娜姐戰袍上的廣告,除瞭胸前的球服贊助商logo外,右肩是國際知名汽車品牌,左肩是國內知名保險公司,這樣豐富而雄厚的商業價值,恐怕連美國威廉姆斯姐妹看瞭也會眼紅。去年,李娜法網加冕,直接的收益是1138萬元人民幣的冠軍獎金,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如果說巴黎給李娜帶來瞭“名”的話,娜姐回國後才真正瞭解到源源不斷的“利”就在中國。

法網奪冠後諸多商業活動令李娜目不暇接,據透露,娜姐在法網後的商業代言的“起步價”一躍升至“三年150萬美元”。即便如此,國內外商傢仍趨之若鶩,畢竟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網球的第一個大滿貫冠軍,百年第一人。

於是,正常的訓練計劃被打亂,也擾亂瞭“娜姐芳心”。

倫敦奧運會,位於倫敦西南郊的全英俱樂部迎來瞭全球矚目的狂歡,特別的是,這是溫佈爾頓自1877年舉辦溫網以來,賽場上第一次打破白衣、白褲的傳統,出現五顏六色的球服。

李娜的紅衣加白裙非常醒目,但這似乎未能激發她的鬥志,李娜在倫敦奧運的首次亮相中3盤不敵斯洛伐克長腿美女漢圖楚娃,以一種無心戀戰的姿態草草出局。李娜首輪被淘汰,引發球迷的諸多聯想。難道“被雙打”的陰霾始終未曾散去?還是雙線作戰讓她有些無暇兼顧、措手不及?

早在奧運會參賽名單出爐之際,李娜曝料稱,中國網協未征求她的意見就將其列入女雙名單,並稱“很不舒服”。隨後網協負責人孫晉芳兩度表態,表示“李娜的奧運資格是靠中國網協爭取來的”,而且並非如她所言“被雙打”。由此,李娜和網協“內訌”公開化。

為瞭全力備戰奧運會,李娜在今年溫網結束後並未與國傢隊一起回國合練,而是與自己的團隊一起到德國慕尼黑的訓練基地自行安排訓練。對於這樣的安排,孫晉芳盡管心存不滿,但並未提出異議,畢竟現在“金花”單飛,有自主選擇的權利,而大傢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更好地備戰奧運,為國爭光。

來到倫敦備戰奧運,李娜並未和國傢隊住在一起,她按照自己的感覺,選擇適合自己的備戰方式。從實際效果來看,奧運會和大滿貫賽事完全是兩個概念,脫離集體的李娜在賽場上形單影隻,與突然艷麗多姿的溫佈爾頓顯得格格不入。

今年初,李娜表示,倫敦奧運會將是自己最後一次奧運之旅。但在奧運會開始前,她卻突然表態:“沒人知道這是不是我最後一次奧運會。”這種態度的轉變是基於良好的身體狀態還是其他因素,我們無從知曉。但至少說明,李娜在賽前的心態是積極的。在國傢榮譽和集體利益面前,她還是懂得孰輕孰重的。或許是受聯合會杯女團網球賽無法吸引大牌球星參賽、漸成“雞肋”的影響,中國“金花”在單飛後也漸漸失去瞭對代表國傢隊參賽的熱情。畢竟,她們在規劃一年賽程時,專門空出幾周時間打聯合會杯,勢必會影響自己打職業賽的計劃。但這絕不是放棄代表國傢隊參賽的理由和借口。君不見德約科維奇、納達爾等網壇巨星都是戴維斯杯男團網球賽的常客。事實上,對於這些在大滿貫賽事上屢有斬獲的大牌球星來說,能夠吸引更多國人關註,進而獲取贊助商合同的先決條件,就是球員的人品、形象要好,在國內極具號召力,至少與品牌的品質相匹配。這也正是小德、納達爾們所看重的,也是對贊助商的一種回報。

正如有專傢點評的那樣:真正的職業球員,應該具有這樣的素養。一味地強調自我,隻能是孤芳自賞,沒有優異的成績,失去瞭球迷的擁護,自然也不會得到贊助商青睞。這是相互依存的辯證法。在奧運會上抱憾的李娜,或許也應該學學費德勒、德約科維奇那些大腕們的心態,職業、商場、愛國樣樣都能HOLD住,才能始終站在一線球星之列。

陳一冰:金牌被“黑”的背後

倫敦奧運會體操賽場,中國“吊環王”陳一冰用金牌的表現“爆冷”摘得銀牌,讓從教練到隊友再到全世界的評論員,都對裁判的打分提出瞭不同程度的質疑。

在倫敦的比賽中,陳一冰與巴西選手紮內蒂以同樣難度系數的動作完成瞭比賽,但是在落地的一瞬間,陳一冰穩穩地站在瞭地上,而紮內蒂則動瞭一小步。正當大傢都準備為陳一冰退役前的最後一枚完美金牌歡呼時,我們卻聽到瞭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陳一冰以0.1分之差奪得銀牌。

對於27歲的陳一冰來說,這枚銀牌的確非常遺憾,但從他賽後的笑容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從容的心態與豁達的心胸。完美表演,完美收場,他用笑容和一套無懈可擊的動作告訴世界,陳一冰才是冠軍!

其實,因裁判原因與奧運金牌和獎牌擦肩而過的,不僅僅是陳一冰。在本屆奧運會,遭遇裁判不公對待的中國選手,我們能列出一連串的名字:中國自行車的郭爽和宮金傑因裁判原因被取消冠軍,抱憾終生;乒乓球奪冠熱門選手丁寧被裁判“莫須有”地一次又一次扣分,結果幾乎是一直哭著在打比賽,她與李曉霞的女單冠軍爭奪戰,被4次判罰發球違例,最後輸掉瞭比賽;羽毛球外戰女皇汪鑫數次要求裁判擦掉地板上的汗水,卻一次一次被拒絕,直到滑倒在地嚴重膝蓋扭傷被抬下場裁判還是無動於衷;中國鏈球名將張文秀已拿到手的銅牌被裁判改判而丟掉;跳水名將邱波本來摘金在望,可是裁判硬是讓東道主英國選手重新加跳一次……

如果單看某塊金牌的得失與裁判判罰,很容易讓人義憤填膺。但是,作為體育大國、金牌大戶,中國運動員和民眾的心態已經日益平和,並不在意一兩塊金牌的得與失。隻要擁有絕對的實力,即使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拿到金牌,在人民的心中,那塊戴在他們胸前的銀牌,價值堪比金牌。因為他們已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瞭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贏得瞭真正的尊重。

涉及中國運動員的錯判和誤判在某些時刻看得清清楚楚,自行車、體操賽場上明顯一些。在賽艇賽場上,因湖上側風強烈,道次安排就變得極其微妙瞭,東道主臨時更改章程,在比賽第二天開始執行有利於東道主的道次安排原則,立竿見影,本來就強大的英國賽艇隊在最佳的第六道上接連斬獲好成績。這就是通常的“東道主優勢”吧,觀眾無從知曉,隻有競賽者才深知。

中國擊劍項目在十年前往往總會在最後決戰時刻遭受裁判的“暗殺”,歐洲人的領地不容亞洲人侵占,哪怕是犧牲掉若幹裁判的“清白”,甚至裁判生涯也在所不惜。如今,世界擊劍界開始接受中國,認同我們的實力,這份平等得來不易,這是中國擊劍征服世界的開始。

然而,當倫敦奧運會聖火緩緩熄滅之際,我們還是要為陳一冰們深感惋惜。奧運會四年一個輪回,高水平運動員能有幾個四年可以被裁判揮霍?在這一剎那,我們想起瞭在男子自由泳1500決米賽時那位正直的遊泳裁判,他完全可以以搶跳的理由取消孫楊的資格,可是他卻勇敢地承認瞭“發槍失誤”,因此也成就瞭一場偉大的比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