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8日星期二

侚倢溢眳虜_苾偍_鞞腔靡荿毀



死刑犯之父藥慶衛訴張顯的名譽反擊戰


















死刑犯之父藥慶衛訴張顯的名譽反擊戰






2011年12月29日,陜西西安,藥傢鑫之父藥慶衛訴張顯名譽侵權案,在西安雁塔法院開庭審理。圖為張顯進入法庭前,面對媒體

在張顯看來,他在藥傢鑫一案中所作所為的訴求,是維護正義;而藥慶衛,則背負著殺人犯父親的名號,與妻子一起生活在悲痛和輿論的指責中。

藥慶衛認為,張顯在為受害人傢屬代理案件時,通過網絡,有意在公眾面前毀壞瞭他的形象,為他帶來瞭巨大的精神傷害,並將張顯推上法庭被告席。

張顯試圖與藥慶衛達成庭外和解,“我傷不起,他藥慶衛更傷不起”。當藥傢鑫案引爆輿論持續關註又因藥傢鑫的伏法而歸於沉寂,最終又因名譽侵權案再度成為輿論關註焦點時,誰還記得當初圍觀此案時的喧嘩與騷動。

本報記者 杜光利 發自西安

在西安,兩個曾經幸福的傢庭因為一個人的殘忍和犯罪而崩潰。

2010年10月20日夜,21歲的西安音樂學院大三學生藥傢鑫,在西安市的大街上駕車撞倒26歲已為人母的張妙後,又將其刺死。2011年6月7日,藥傢鑫被執行死刑。

這個經歷瞭全民圍觀、審判的官司,引發瞭人們對於“富二代”的討論。一方面,人們對無辜者的被殺,表達出極大的憤怒和同情;另一方面,鋪天蓋地的指責與辱罵伴隨著誤解,刺激著藥傢鑫父母已然脆弱的神經。時至今日,餘波依然未平。

當藥傢鑫被執行死刑後兩個月,藥傢鑫案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重回輿論的中心。而這一次,主角是他的父親藥慶衛與張妙傢屬的代理人張顯。2011年8月4日,沉默而失語的人—藥傢鑫的父親藥慶衛,將藥案受害人的公民代理人張顯告上瞭法庭。

藥慶衛稱,自2011年4月以來,張顯在其開設的微博、博客上捏造瞭一系列所謂的事實,對他和傢人進行惡意詆毀中傷,並肆意侮辱謾罵,誤導輿論,引發公眾重大誤解,產生瞭惡劣的社會影響,造成他的形象貶損和社會評價降低,嚴重幹擾他的正常生活,帶來瞭巨大的精神創傷,已構成對他的名譽侵權。

藥慶衛代理人馬延明說,藥傢現在的法律行動就像一個人的呼吸,不能不做的。

對於張顯來說,這可能不是一個最完美的結局。自2011年2月10日介入藥傢鑫案以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張顯“一定要藥傢鑫死是堅決的”,作為原告代理人,張顯至今堅持自己隻是竭盡全力幫張妙的丈夫王輝維護正義。

藥慶衛在微博上說:“張顯在微博上編造瞭許多子虛烏有的事實,把藥傢鑫說成官二代或富二代,意在讓廣大不知情的網民對藥傢鑫父母產生仇恨。”

“張顯受迫害受得太厲害瞭!什麼‘富二代’、‘官二代’,張顯統統沒說,張顯歷來怕把背景扯進案子裡來,張顯是教師,說話是很認真的。”1月6日,48歲的張顯在他的辦公室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稱,這是有人想加害於他。

2011年12月29日,藥慶衛訴張顯名譽侵權案在西安市雁塔法院開庭。庭審後,法庭建議原被告雙方就此案進行調解,但原告不予接受,該案將擇日宣判。

張顯的調查與發言

2011年4月26日,藥傢鑫撞傷並殺死張妙約半年後,4天前,藥傢鑫一審被判死刑,張顯來到案發現場。他調查詢問瞭一些目擊者,並於第二天在微博上公佈瞭一個細節:

當村民看到藥傢鑫麻木不仁,打電話而沒有打120救人時,紛紛想上去揍藥傢鑫。就在這時,從不遠處傳來一陌生男子的吼聲:“不能打人!”村民們感到奇怪,這個人是何許人,竟然為肇事人說話?有人說“××啥,再××連你也揍”。男子看勢不妙,趕緊溜走。

這個陌生男子正是後來人們所稱的“黑衣人”。有村民懷疑,藥傢鑫可能是給父親頂罪。後來張顯在微博上亦稱,有村民懷疑此人是藥傢鑫之父藥慶衛。這是藥慶衛難以接受的,藥慶衛認為這是張顯在網絡上誤導、誣陷自己參與作案。

藥傢鑫案在全國范圍內造成瞭很大的影響,此前,不少人已開始瞭對藥傢是“官二代”和“富二代”身份的猜測。

張顯系張妙丈夫王輝的遠房表哥。自2011年4月,張顯註冊多個微博,開始在網絡上發表一些相關言論,其中有的系引用,有的是寫出自己對案件的一些判斷、推測和質疑。

張顯認為,對藥慶衛及其傢人、財產進行過一些關註,這些都是正常的履行代理職責的行為,為的是使得本案公正審理及執行。

2011年5月12日,張顯來到藥傢所住的小區裡。他說,他想解開“黑衣人”的疑團,確定那個“黑衣人”到底是不是藥慶衛。通過和小區的一個人聊天,根據對方所描述的藥慶衛身高和體征,張顯排除瞭“黑衣人”是藥慶衛的可能。他說,他感到自己做瞭一件本該是警察幹的事情。

但在張顯的微博上,並未出現他此番探訪藥慶衛所在小區的行為及其得出的結論,而是記錄瞭當天探訪到其他內容:比如,藥慶衛所住的軍代表樓,每戶人傢的住房面積至少在200平方米以上等信息。

在微博中,張顯記錄:“有十多年沒有來過東郊華山廠瞭……今天到瞭二十街坊藥傢鑫所在的華山廠傢屬院,與小區的摘菜的老太太聊天,我問她們:‘認識住在那棟樓上的藥慶衛嗎?’老太太回答:‘我們是窮人,怎麼能認識那個樓上的富人呢?’”

關於藥慶衛訴張顯污蔑其是“蛀蟲”一事是這樣的—2011年4月23日,一名網友在張顯的博客中留言,張顯看到之後認為可信,因微博字數限制,他“一個字沒有改”,采用復制、粘貼的方式,分兩次發在微博上:

“而據媒體披露,在房價高企的西安,藥傢在市區內居然有四處房產,結合藥傢鑫平時生活之奢華,買5000塊的手機,花巨資整容,開14萬私傢車,藥傢資產超出藥父母收入水平數倍。”

“聯想到出事之後藥父母始終不敢(以)正面示人,藥父必有重大隱情,藥父身居我軍軍械采購要職,利益糾葛頗多,望中央軍委徹查此人經濟問題,肅清軍械采購環節蛀蟲。”

張顯解釋,如果是網友留言,他打死也不敢引用,但這個手機用戶的手機號碼在網站後臺是可以找到的,這相當於實名發言,引用它相當慎重。後經他核實,除房子之外基本屬實,有相關報道佐證,其內容並不明顯侵權。

對於藥傢鑫案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張顯亦開始擔憂。一審開庭日期被推遲,而一審開庭前,主審法官請他做一下村民的工作,勸他們不要都到法院來旁聽,以免影響法庭秩序。

3月23日,一審開庭,法院不僅安排400名大學生和40多名軍人旁聽,還當庭搞瞭個民意調查,征求量刑意見。

而這時對藥傢鑫的判決也引來瞭爭議,一些人士呼籲免藥傢鑫死刑。一審開庭當天,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拋出“彈鋼琴殺人法”,甚至有某報記者來給受害人傢屬談關於死刑的廢棄問題,做工作,希望不要殺藥傢鑫,讓藥傢鑫案成為一個標桿。

這讓張顯對藥傢的背景產生瞭懷疑—

“為什麼藥傢鑫父母至今不見受害者?為什麼推遲開庭?”

“是什麼力量阻止對藥傢社會關系的調查,藥傢怎麼比李剛傢還牛?”

“這個軍代表的傢庭到底是什麼背景?藥傢鑫的外公到底是幹什麼的?”

張顯認為,他的這些發言隻為監督法院公正審判,因為他當時“非常擔心案外因素影響案件的審判”,但自己並未給藥慶衛造成傷害。

藥傢遭遇社會輿論攻擊

從藥慶衛夫婦將兒子藥傢鑫帶去自首的那一天起,街坊們都說,藥傢所住的房子就徹底沉寂瞭。

兒子被稱為這個世界上最惡毒的人,兒子的犯罪讓藥慶衛夫婦受到瞭“株連”,連續數月來,他們承受著各種謾罵與聲討。在惶恐不安中,他們明白,這也許是他們必須要承受的。

可是,藥慶衛夫婦發現自己被迫忍受著不公,他們的生活被一些人的邏輯推理所抹黑。在網上,一些人罔顧事實地制造、傳播這虛假信息,或可以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給一個人定罪。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一些人想把自己的怨恨和疑慮夾帶到案子裡,指責藥慶衛“128天不聞不問不道歉”,“有權有勢”操縱司法、制造司法黑幕。

藥慶衛感覺到,張顯的微博和博客正成為最主要的虛假言論發佈渠道,他的粉絲達10萬之眾,通過發佈或轉載、引用網友言論,形成具有更大欺騙性的二次傳播,成為一種網絡話語霸權。而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在講道理,而是因為他們守在那裡。

在張顯一些微博的評論裡,藥慶衛還被人稱作“老妖精”“藥狗”。藥慶衛夫婦感到,他們無論怎麼努力都得不到公平,因為有些人有辦法可以把人變成幽靈。

在藥慶衛夫婦看來,張顯自以為是伸張正義的好人,可是他所謂的合理推測,其實是有意為之。2011年4月6日,辦案法官和張顯談話,談話內容涉及原告傢庭、任職和收入情況。但他制造出一種“權貴與平民的對立”,隻是想把一些人和情緒給挑唆、煽動起來。

對此,張顯辯稱,那天,他和法官主要談的是對藥傢鑫的量刑問題,他知道藥慶衛的一些情況,但他不瞭解他的收入和傢庭情況。

張顯認為,自己控制不瞭社會輿論,如果他引用的言論確有不實之處,責任也在藥傢,因為藥傢一直在保持沉默,未作澄清。

在藥傢鑫案件中,藥慶衛是最神秘的一個人,直到兒子死後,他才敢直面媒體。他曾經和妻子在外租房隱居,整天躲在屋子裡,天黑後才低著頭到市場買一些生活必需品。那時,妻子段瑞華已經被診斷出抑鬱癥,整夜無眠,藥慶衛也患有高血壓和心臟病,並在不久後出現面癱。所有的病都是自己治療,因為他怕面對別人鄙視的目光。

藥傢鑫年逾八旬的外公,也遭到“人肉”。傢裡的電話響起後,拿起話筒,就傳來劈頭蓋臉的罵聲,甚至有人尋上門來罵他。老夫婦倆一度整日徘徊在辛傢廟附近的建築工地上,或躲在附近的小樹林裡,不敢回傢。

藥慶衛說,一審以前,他一直在找張妙的傢屬道歉,也幾次拿著加起來有30萬元的現金到法院去過,希望賠給張妙的傢屬,達成民事調解;但那時的輿論是“誰調解誰腐敗”,似乎沒人敢於提出調解。

一次,張妙的丈夫王輝基本上口頭接受“賠償30萬加一部車”的條件;後來,王輝出去給張顯打瞭個電話,回來就說不同意。

“事實上,我沒有阻撓賠錢,王輝沒有給我打那個電話,不信可以查電話詳單。”張顯承認,在法庭上喊出“帶血的錢不要”的話,但案子的調解自己沒參與,藥慶衛曾通過他想給王輝賠錢,他上門給王輝傳話瞭,但被王輝拒絕瞭。

“我討厭用錢想把藥傢鑫的命買下,連門兒都沒有,他的犯罪手段特別殘忍,就要槍斃,否則,這是最大的不公平。”盡管如此,但坐在辦公室裡時,張顯說,實際上,他是一個廢除死刑的倡導者。

都是網絡暴力受害者?

“望大傢不要加害藥傢鑫的父母,我很同情藥慶衛和段瑞華。”2011年5月20日,在微博上寫下兩條微博的時候,張顯還是那個忙於從事教學與研究的大學教師。在課間休息時,他會花些時間和精力瀏覽下網頁,而更新微博會放在晚上,話題幾乎都繞不開藥傢鑫。

就在當天上午,藥傢鑫案在陜西省高院開庭二審。陜西省高院駁回藥傢鑫的上訴,沒有采納藥傢鑫辯護律師提出的“激情殺人”辯護,維持一審的死刑判決。自介入藥傢鑫案後,張顯的努力換來瞭眾多人士的關註與支持,眾多粉絲通過跟帖、留言,沖破瞭他用微博搭建的小世界的安寧。他被支持者稱為正義之士,但與此同時,他也要應對網絡上將其斥為造謠生事惡徒的言論。有人寄信給張顯所在的學校,讓校方管束他的言論,他的生活也因此受到幹擾。

張顯、藥慶衛都認為自己是網絡“暴力”的受害者。

在一番考慮之後,2011年5月29日下午,張、藥雙方幾乎走完瞭和解之路。他們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保衛處面對面進行瞭澄清和溝通,氣氛很好。下午4點半,張顯把藥慶衛夫婦送出學校,並互留瞭電話。

“藥傢鑫的父親和母親的面孔是善良的,”張顯在當天的微博中寫道,“見到藥傢鑫的父母後,我感覺與想象的是有很大區別的,也是一位很普通的人,請大傢罵我吧,確實我有誤會人傢的地方。比如,聽藥傢鑫的父母講,原來兩次藥傢鑫出庭沒有戴眼鏡是擔心看到熟人,最後一次戴眼鏡是為瞭見親人一面(藥傢鑫在第三次庭審時戴瞭眼鏡,張顯認為是‘道具’—記者註)。為此,我向藥傢鑫和他父母道歉。”

但不到兩個小時,張顯就刪除瞭道歉微博,一並刪除的還有藥慶衛要求的傢庭狀況的澄清。當藥慶衛打電話詢問原因時,張顯說,自己“是公眾人物,不能隨便改變立場”。

有人甚至稱,張顯此舉的目的是獲取高額的網絡捐款。對於這一說法,張顯氣憤地敲著桌子說,他非常痛恨有人給自己扣上捐款的帽子,他根本沒有參與網絡捐款。

2011年5月31日凌晨,一直未曾露面的藥慶衛,以微博認證用戶的方式,突然出現在全國網友的面前。“我們夫婦向遇害者及其傢屬道歉,向全國人民道歉。”同時,藥慶衛在微博上就張顯的某些不實言論逐一澄清事實,並要求張顯公開道歉。

同一天,張顯在微博中回應:“藥傢鑫父母要求我因微博中對他們的不實說法,向他們在此微博中道歉。我不會道歉的,我們是法治社會,可以去法院告我。”

已逐漸從充滿著喧囂與騷動的網絡議題中淡出的藥傢鑫案,波瀾再起。

2011年8月4日,藥慶衛向法院提起訴訟,狀告張顯名譽侵權。一個月後,藥慶衛向法院增加兩項訴訟請求:判令張顯連續30天在知名網站、報刊等新聞媒體上刊登不少於3000字的致歉聲明,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元。

後來,張顯5次給藥慶衛打電話,希望私下澄清道歉,並說私下給藥下跪,讓他打兩巴掌也行,隻要能夠讓藥消氣,他都接受。

網上有人說:“張顯不坐牢,全民學造謠。”張顯說,自己為人師表,名譽就是他的生命,私下裡道歉相互讓步很容易解決,也能消除誤解,如果通過法院解決,就會激化彼此間的矛盾,“我傷不起,藥慶衛他更傷不起”。

“我的要求很簡單,隻想讓張顯先生在陽光下給一個真誠的道歉!你能體會到每天被人喚作殺人犯父親的感覺嗎?而且前提是你知道自己被人故意毀壞瞭形象。”藥慶衛說,張顯傷害他時是在公開的網絡上說的,私下的道歉有什麼意義?

2011年12月29日,經過庭審中的激烈交鋒,藥慶衛訴張顯名譽侵權案,暫告一段落,法院將擇日宣判。

2011年12月16日起,北京市開始實行微博實名制。對此,學者陳傑人說,藥慶衛與張顯打官司,其實也提醒沉溺於網絡環境的人,網絡隻是表達的平臺和信息傳播的工具,我們作為一個個現實中人,在解決具體問題的時候,最終還是要回到現實秩序中來。

(時代周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