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師:把身心都蹲下來和學生說話 |
昨日下午,廣東省慶祝2012年教師節暨表彰優秀教師大會舉行,隆重表彰“南粵優秀教師”1007人和“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110人。 他們中,有舍棄優越條件重返小島為麻雀小學“動刀”的“怪人”,有“蹲下來和學生說話”的山區班主任,有“陪智障孩子同吃同睡”的“全能型”特教老師……他們是植根於南粵大地的平凡教師,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在三尺講臺上教書育人、“點石成金”。 “怪人”黎亞春: 執意返小島工作 教改重培養品格 “十幾年過去瞭,海壽小學依然極其封閉,老師教學理念落後,學生創新思維受限。我希望可以用離開海壽小學這些年積累的經驗,回來跟大傢一起進行教學綜合改革” 在很多人眼裡,黎亞春是個“怪人”。他好不容易從西江小島上、佛山市規模最小的鄉村小學調走,卻在13年後選擇再回小島,做一名普通教師。彼時,他的女兒2歲,妻子有病在身。 但黎亞春有他的計劃。 那所吸引他的學校叫海壽小學,坐落在南海九江與鶴山古勞之間的西江小島上,是佛山市規模最小的鄉村小學。這個小島近乎與外界隔絕,每天隻有10趟船往返。 1993年,黎亞春首次踏上這個小島。在這個有著300人的小學,錄音機是最高級的教學設備。華南師范大學美術專業畢業的黎亞春的主業卻是給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上語文科,教美術隻是“副業”。 1994年,黎亞春離開瞭海壽小學,以教美術課為主,專業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很多人覺得,他按照這個路徑走下去,一定能走上更高的平臺。然而,2006年,黎亞春的決定讓眾人大跌眼鏡——他要回到小島。 “十幾年過去瞭,海壽小學依然極其封閉,老師教學理念落後,學生創新思維受限。我希望可以用離開海壽小學這些年積累的經驗,回來跟大傢一起進行教學綜合改革。”黎亞春說。 課程改革是德育主管、教導主任黎亞春在海壽小學動的“第一刀”。除瞭國傢規定的課程外,黎亞春創新設計瞭教學內容,註重發揮教師特長並結合學生特點、整合本地資源,讓全校師生有一個更大的展現平臺。 現在,海壽小學的陶藝課和太空種子種植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100平方米的菜園子裡,由老師帶著學生種下希望的種子,學生則分成三組,分別負責種植、記錄和研究。 “今年雨水太多,太空辣椒收成不好。但是之前幾批倒是碩果累累。”黎亞春告訴記者,曾有一批辣椒收成後,由學生拿去菜市場賣,所得的100多元,捐給瞭學校一位傢境貧寒的學生。 黎亞春坦言,像這類改革,也會遇到爭議。但他認為,“除瞭學科知識,通過體驗活動培養學生完整、良好的品格同樣重要。” “名人”陳守紅: 讓孩子個性發展 促全市教育均衡 “學前教育最終將回歸‘尊重孩子個體發展’這一個性化教育的主題,尤其是對弱勢的孩子,教育工作者應該給他們更多人性的關懷” “3歲看80歲。在孩子3到6歲的時候,我們要給他們什麼東西,值得所有人好好考慮。”有著23年教齡的陳守紅現任珠海市博愛幼兒園園長。在很多人眼裡,陳守紅不僅是名勤懇育人的園丁,更是位專傢型管理者。 “我常和老師們開玩笑說,素質教育實施最好的是在幼兒園,因為幼兒園沒有升學壓力。”在陳守紅看來,幼兒園更關註孩子內在品質、良好習慣的形成,而這些都是一個人受用一生的東西。 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23年前以全市第一個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生身份來到珠海的陳守紅,一步一個腳印地開始瞭她的改革實踐。在她的帶領下,她所在的幼兒園成為省一級幼兒園和省綠色學校,並獲得“全國傢庭教育實驗示范基地”、“廣東省巾幗文明示范崗”等榮譽。 在幼兒園傳統課程的基礎上,陳守紅引入瞭國外的蒙臺梭利課程,將培養孩子主動學習能力作為重要目標。她希望,從園裡走出去的孩子,能夠熱愛學習、熱愛閱讀,而且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我們究竟要培養什麼樣的孩子?陳守紅說,孩子長大後能夠健康成長、自立自強,不成為社會的負擔、為社會盡自己綿薄心力,這樣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現在的傢長都比較著急,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社會精英。然而他們的評價標準過於單一,學習成績成瞭最重要的衡量標準。”陳守紅常常提醒傢長,“不要急,不要給自己和孩子太大壓力,退一步會很輕松。” 在業界,陳守紅的教學理念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但她更希望,這樣的教學理念可以讓更多偏遠地區的孩子受益。 得知珠海市有些偏遠地區學前教育仍然落後,擔任珠海市學前教育協會副理事長的陳守紅就挑起瞭珠海市首批“名園長工作室”主持人的擔子——偏遠地區幼兒園的老師們被送到工作室進行培訓,再將先進的理念灌輸給孩子們。2011年,被列為珠海市人大會議唯一重點督辦建議《健全機制加大扶持力度促進學前教育發展的建議》即是出自陳守紅之手。 “學前教育最終將回歸‘尊重孩子個體發展’這一個性化教育的主題,尤其是對弱勢的孩子,教育工作者應該給他們更多人性的關懷。”陳守紅說,唯有這樣,中國才會見到更多“放牛班的春天”,培養出更多“窗邊的小豆豆”。 “高人”蔡晉琴: 發現差生閃光點 誇好每一個孩子 “把身和心都蹲下來和學生說話。不斷地尋找,就會發現每一個學生都有閃光的一面。‘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隻有激勵才是最好的育人方法” “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能使枯萎的心靈蘇醒;教師的愛是暖暖春風,即使冰涼瞭的感情也會消融。”手執教鞭24載的山區老師蔡晉琴用愛來詮釋教書育人的真諦。 愛始於心。1988年,從中等師范學校畢業的蔡晉琴走上講臺,一晃已在山區堅守瞭24年。她靠什麼在堅持?“沒啥特別的,憑的隻是一份心意。” 在教學過程中,蔡晉琴堅持“五心”,分別是誠心、愛心、細心、耐心、恒心。首當其沖便是誠心。蔡老師表現誠心的方式很獨特:“蹲下來和學生說話。”蔡老師所說的“蹲下來”不僅僅是單純字面意義上的“蹲”,而是把心也“蹲”下來,將姿態放低。 “小孩子,尤其是山區的孩子,對老師有些畏懼。這個時候,如果學生覺得老師高高在上,就會害怕,躲得遠遠的。”蔡晉琴認為,“把心與心拉近,他們就能接納老師。” 在幼兒園教書的時候,蔡晉琴蹲下來與小朋友們堆積木、畫畫、唱歌。她說,山區的孩子天天在外面跑著玩耍,突然讓他們坐在一間屋子裡安安靜靜地上課有點難。這時,幼兒園老師的一言一行就非常關鍵,如果不能讓孩子對學校產生傢的親切感,就有可能影響他們今後的學習興趣。 在幼兒園工作瞭10年後,蔡晉琴被調往豐順縣湯坑鎮第二中心小學任教並直到今天。在這裡,同事們都說她有“點石成金”的本事:無論多麼調皮搗蛋的孩子,到瞭蔡晉琴手中,總能乖乖“順服”。她靠的不是責罵,不是嘲笑,而是堅持賞識教育,這些年,她先後轉化瞭82名後進生。 “哪怕隻能找到他們身上的唯一一個亮點,就已足矣。”蔡晉琴說,不斷地尋找,就會發現每一個學生都有閃光的一面。她非常贊同汪洋書記提倡的“好孩子是誇出來的”,認為隻有激勵才是最好的育人方法。 不僅要誇,還要會誇。蔡晉琴說,誇一定要誇到位,誇具體。“最好對孩子做的某一件小事進行誇獎,讓他知道,你在關註他,你認可他的行為。”除瞭語言上激勵,蔡晉琴還開展“喜鵲行動”,每周為進步學生頒發報喜書,甚至跑到體育老師那裡,為學習成績一般但擁有體育特長的孩子“討官位”。 “能人”韓亞蘭: 自己做教學設備 熟諳每道練習題 為瞭研發教學設備,他每天凌晨兩三點鐘就起床“搗鼓”,共設計瞭一百多個機械零件,畫出瞭二百多張圖紙,開發的三種工業自動化實訓設備,得到瞭一致好評 年近60歲的韓亞蘭是佛山市一名普通職業教育工作者,21年前,他攜妻兒從青海舉傢南下,到佛山順德區梁銶琚職業技術學校落腳,直到今天。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韓亞蘭的這個觀點不僅來自他的教學生涯,也來自他自身的求學經歷。 在踏進青海師范大學校門前,韓亞蘭是一名隻讀過4年小學、2年初中的水電站工人。“我那時一直很羨慕那些工農兵大學生。”那時,韓亞蘭雖然身在工廠,卻一直坐著大學夢。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韓亞蘭白天上班,晚上熬夜看書,困瞭就和衣而睡。就這樣堅持瞭大半年,在次年6月的那次高考中,他成為興海縣高考狀元,被青海師范大學物理系錄取。 “隻有自己會做瞭,做好瞭,做精瞭,他才去輔導學生。”學校同事這樣評價韓亞蘭。為瞭激發學生對專業課的興趣,他堅持在課堂上進行動手操作的演示。因此在課前,每一道題、每一個學習和訓練的項目或任務,他都要自己先摸清。 充滿變化、激情,有創新,手把手地教……這樣的教學態度和方式,讓韓亞蘭成為該校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之一。 “我就像是電工,為我的學生找最適合的零件。”韓亞蘭幽默地拿自己教的機電自動化專業作比喻。作為職業教育教師,他不辭辛苦,深入到企業,瞭解市場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將企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的應用及時反映到教學之中,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職業技術人才。 幫學生找“零件”之餘,韓亞蘭還自己動手為學校學生設計制造實訓設備。 1998年,被教育部委派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學習的韓亞蘭發現,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的先進設備對項目教學十分有幫助,隻不過這些設備都很貴,每套需要20多萬人民幣。怎麼辦?心裡癢癢的韓亞蘭回國後二話不說就動手做起來。他親自設計圖紙,親自制作、裝配、調試設備,每天凌晨兩三點鐘就起床“搗鼓”,持續一兩個月後,共設計瞭一百多個機械零件,畫出瞭二百多張圖紙。而他開發的三種工業自動化實訓設備,得到瞭教育部領導和職業教育專傢的一致好評,後來這些設備還銷售到廣州、江蘇和吉林等地的職業院校供實訓教學使用。 “神人”鄧小紅: 中小學特教全才 能看透孩子的心 “找孩子談話,需要先察言觀色,假如他們做錯事則一般先作‘冷處理’,等他們自己有點想通時,找個適當的時機,再給他們一些分析和鼓勵” 從普通小學、中學到特殊學校,從語文老師、班主任到生活老師、英語老師、特教老師,這是“南粵優秀教師”鄧小紅22年教學生涯的軌跡。這位歷經多職的“全能型”教師,不僅精通各類學生的教學方式,更懂得看透每個孩子的心。 2003年8月,鄧小紅服從調配,調入韶關市啟智學校,來到一群聾啞孩子的身邊。開始那兩年,她擔任班級的生活老師,與孩子們同吃同睡,學手語、照顧孩子起居、抽空找前輩們共同探討普教和特教的區別…… 然而,重新走上講臺的她卻陷入瞭另一難題。 一節語文課上,她講起一篇熟悉的課文:“春蠶剛孵化出來的時候,像芝麻般大小……”芝麻是什麼?”一位聽障孩子問瞭一個她從來無須解釋的問題,看著那十幾雙同樣疑惑的眼睛,鄧小紅產生瞭“一拳打在棉花上”的無力感。於是,她馬上從網上搜出瞭芝麻的圖片,告訴孩子們他們曾經吃過…… 這個本來在普通學校能用一分鐘講完的內容,她用瞭足足大半堂課。“聽障孩子隻能用眼睛認識事物,理解能力一般比正常人低,要讓他們理解抽象的意思,必須逐字逐句解釋,而且必須配合圖像。”這是鄧小紅的經驗。 2006年,學校開設瞭英語課。事實上,讓毫無基礎的聽障學生的英語水平在三年內達到普通初中生水平,難度可想而知。 “book中的‘oo’發音跟拼音中的‘u’一樣。”為瞭讓孩子們高效記憶,鄧小紅將多年來語文的教學經驗移植到英語教學中,成效卻是出乎意料的好:在歷年的考試中,她所教學生的英語成績甚至超越語、數兩科,百分百升入高中。 鄧小紅知道,要讓殘障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除瞭要拓寬他們的視野,更重要的是走進他們內心世界。“找孩子談話,需要先察言觀色,假如他們做錯事則一般先作‘冷處理’,等他們自己有點想通時,找個適當的時機,再給他們一些分析和鼓勵。” “社會需要對殘疾孩子有更多的關註和包容,但我們不能讓孩子們覺得,社會都應該哄著他。”這是鄧小紅的育人宗旨,也是她的最大期望,“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真正堅強。” (南方日報) Tags: Rapid Prototyping, Rapid Prototyping China, Plastic Tooling, Plastic Tooling China, Rapid Prototype, Rapid Prototype China, Rapid Tooling, Rapid Tooling China, CNC Prototype, CNC Prototype China, Functional Prototype, Functional Prototype China, Metal Prototype, Metal Prototype China, Plastic Prototype, Plastic Prototype China, Rapid Manufacturing, Rapid Manufacturing China, Low volume production, Stereolithography, Stereolithography China, Vacuum Casting, Vacuum Casting China, whatsapp marketing, wechat marketing, seo, e marketing, SEO, SEO, web design, 網頁設計, SEO, SEO, SEO, SEO, Whatsapp Marketing, TVC, Wechat Marketing, Wechat Promotion, web design, 網頁設計, whatsapp marketing, wechat marketing, seo, e marketing, 網頁設計提供seo, e marketing, web design by zoapcon. |
2015年4月27日星期一
_凅諒_ㄩ參旯陑飲匯狟睿汜挲_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