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動孩子學習鋼琴的積極性? |
神州樂器網訊 任何一種學習都必須要有動機也就是所謂的積極性,以推進學習進程,樂器的學習同樣是這樣,比如鋼琴學習就必須有積極主動性,但是這種動機的程度,樂器教學者必須掌握好。 鋼琴學習不能沒有動機,動機水平大低則不可能有良好的註意水平及意志力,但動機水平過高,也會帶來不良的後果。這裡所說的"動機水平太高"並不是指"學習積極性太高"。它是指學生想駕馭學習目標的願望的強烈程度與情緒的緊張程度。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動機水平太高,會產生焦慮、使註意力分散、技術控制失調等不利於鋼琴學習的機體狀態。雖然大多數傢長都認為孩子的主要問題是"動機水平太低",但實際上,我們所采取的高壓政策往往就會使學生產生過高的動機水平。比如傢長說"再錯就打你",這句話在學生的心理反應中,就轉化為一種極高的動機水平,結果導致註意力反而不能集中,或不能有效地集中於應該集中的地方,動作的控制也會出現突然的應激反應,結果反而更增加瞭出錯的可能性,造成瞭可能本來並不會產生的錯誤。很多學生在去教師那上課時,都會產生"今天一定要彈好"的願望,正是這種願望激起瞭很高的動機水平,結果往往是發揮失常,大大地打瞭折扣。我們往往將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歸結為"緊張"、"怯場",其實,其內在的心理原因就包含著"動機水平過高"的因素。傢長與教師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教師說"不要緊張,再彈一遍,不要錯",結果還是出現很多錯誤,學生越是想彈好,反而越出錯。往往都是在教師講解瞭一段時間後,再完整地彈一遍時,錯誤率明顯降低。有時傢長可能認為是教師的講解起瞭作用,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此時學生的"一定要彈好"的高動機水平逐漸被關註具體的學習內容所代替,因而在一種適度的動機水平下發揮才出現瞭較好的效果。 動機水平不能低也不能過高的規律,要求我們應該創造輕松、自由的學習氣氛,教師與傢長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均不應太嚴厲。那種"嚴師出高徒"的認識,常常使人誤解為"嚴"是指態度的"嚴厲",其實教學規格的嚴格把關與態度的 "嚴厲" 並不是必然相關的。高水平的樂器教學應該是內容與要求的"嚴",態度與情緒氛圍的"寬"。尤其是當學生在練琴或上課中遇到困難、出現問題時,教師與傢長要平和、耐心得慢慢引導,以防止引起學生過度緊張和焦慮。這一點似乎在目前的鋼琴學習中問題相當嚴重。 責任編輯:陳靜 |
2013年10月6日星期日
如何調動孩子學習鋼琴的積極性?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