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4日星期四

黑龍江民族音樂教學基地在梅區掛牌成立

黑龍江民族音樂教學基地在梅區掛牌成立

黑龍江民族音樂教學基地在梅區掛牌成立


    8月25日訊近日,中國音樂學院院長趙塔裡木率領學院科研處處長高佳佳等6人來到梅裡斯達斡爾族區,為與齊齊哈爾大學藝術學院共同建立的“中國音樂學院——黑龍江省民族音樂研究教學實踐基地”掛牌,學院與梅區文聯簽訂瞭合作協議。他們的合作讓不同地方的人們共同守望民族的精神傢園,讓亙古不變的音樂神奇的浪花泛起更多更美的漣漪。

    有一種魅力叫吸引

    民族音樂五彩斑斕,像一塊磁石吸引著熱愛著她的人們。“民族音樂的奇葩——達斡爾族歌舞迷人魅力牽引著我們來到這裡,她的獨特和高尚令每一個人心馳神往。”趙塔裡木說。高佳佳是從齊齊哈爾走出去的藝術人才,現任中國音樂學院科研處處長,她表達瞭對傢鄉發展民族音樂文化的迫切心情,“傢鄉齊齊哈爾有著獨特的地域特色,邊疆文化、民族音樂文化很強,在全國都非常突出。發展中國的民族音樂要依靠當地的專傢,還要從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中體味民族歌舞所表達的情思。”

  梅區聚集著滿族、達斡爾族、赫哲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朝鮮族、蒙古族等多個少數民族,有著極為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吸引著各地的民族音樂文化工作者紛至沓來。中國音樂學院作為一所主要從事民族音樂文化研究、教育、傳承的高等學府,是國傢弘揚和發展祖國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機構,在達鄉建立研教基地,為專傢、學者汲取民族音樂營養,挖掘、研究、繼承和發展民族音樂搭建瞭平臺。

  有一種情愫叫熱愛

  “現在我很自豪是達鄉人,最喜歡到田間、鄉村去演唱自己民族的歌兒,當看到大媽那喜悅的眼神,我慢慢讀懂瞭自己的民族,愛上瞭生我養我的這片土地。”達斡爾族歌曲傳承人何麗霞說。

  為瞭培養達族歌舞的傳承人,2007年,梅區開始舉辦“哈庫麥勒”歌舞培訓班、“烏欽”說唱培訓班,采用口傳心授的方法傳授技藝,近四年辦瞭9期培訓班,300多人次參加瞭學習,共培養出40名傳承人。另外,梅區還對全區少數民族中小學校校長、音樂教師進行瞭培訓,傳授“哈庫麥勒”歌舞基本動作要領和舞曲,逐步將“烏欽”和“哈庫麥勒”引入課堂。

  如今在梅區,晨光裡、夕陽下,在廣場、小區的空地上,甚至在小院裡,到處能看到舞動的身影,聽到嘹亮的歌聲,不分民族,不分年齡。

  有一種責任叫擔當

  2006年,達斡爾族民間說唱藝術“烏欽”和歌舞“哈庫麥勒”被列入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梅區副區長韓淑湘說,區委、區政府深感責任重大,擔當起搶救、保護、傳承的重任,在全區開展全面普查,摸清瞭全區達斡爾族音樂文化資源的起源、延續、發展、分佈和保存現狀等情況,整理建立保護名錄和數據庫,聘請專傢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加強文化館和鄉鎮文化站建設,選派民族音樂工作者學習深造;利用節會發展民族音樂藝術,采取多種措施對珍貴的民族音樂進行搶救性保護。

  民族音樂研究教學實踐基地建立後,中國音樂學院將適時舉辦音樂培訓班,培養當地音樂人才,專傢、學者、研究人員也將隨時來梅區采風、創作、研究,進行藝術實踐,使民族音樂的傳承和保護再上一個新臺階。

責任編輯:admin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