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6日星期日

如何練習空弦

如何練習空弦

如何練習空弦


  神州樂器網訊  空弦的練習是一種綜合性的練習,它練習的是右手對弓子的掌握;運弓過程中右手手指關節,小臂,大臂的變化與協調;發音[包括弓子是否在一個接觸點上運動;弓子運行時上下弓,弓子的每一段發音是否平均;換弓時如何做到減少痕跡]等等。很早以前林耀基老師把拉小提琴用一個“換”字進行瞭概括,很準確。演奏是動態的,運動導致我們的機能在不斷的進行著轉換,包括思維。那麼空弦的練習就包含瞭我們整個右手在小提琴演奏中最基本的轉換過程。這是右手練習的基礎,同時也是發音練習的基礎。

  練習空弦最好要對著鏡子,怎樣對著鏡子練在以前的帖子中已談到就不多講瞭。對鏡子練的好處在於能夠從鏡子中對自己拉琴的狀態有一個直觀的瞭解,可以仔細觀察到持弓手型以及它在運動中的變化,運弓的軌道,整個手臂的運動。就這些嗎?當然不是,如果就這樣那練不瞭多久人就暈瞭。我們要豎起耳朵用心傾聽,我們的大腦思維要高速運轉起來,要做到一心多用!在練習中我們不能隻註意一個方面,我們應當將所有與之有關的東西,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全部動員起來。例如,聽發音有無變化,想為什麼會有變化,感覺我們右手的什麼細微動作導致瞭變化。這樣練習才叫認真練琴,才能解決問題,才能有提高!

  大傢都說小提琴難學,為什麼?答案並不是被逼著要練多久,不是傢長是不是虎視耽耽站在後面,更不是攀比誰拉的作品難度大!它難在小提琴不僅僅是體力勞動,更多的是腦力勞動。還是林耀基老師的話“拉琴拉得好的人左右手像發達的交通一樣暢通無阻,靈活自如,但最主要的是腦子要通”。我們在練琴時思維不能停滯,要永遠走在手的前面。大腦要想問題,發出指令讓手來實施。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是監督者,它們的作用是進行檢驗,作出比較,發現問題然後傳達給大腦。它們之間不斷的在循環。

  我說這些也許有人說我跑題瞭,但我說這些卻是我們在空弦練習當中所應該註意的,而且應當形成一種平時練琴的習慣,這樣認真練琴進步才可能更多。有些人提出用聽覺來判斷發音變化有些困難,再次引用林耀基老師的話“錄音機是自己最好的老師”。

  我不止一次在帖子中提到右手的問題是很復雜的。它是全世界小提琴,弓弦樂器,乃至全世界各民族弓弦樂器教學中都非常受關註的問題。因為它直接影響音樂的表達。因此在這裡我隻是淺談瞭一下關於空弦練習以及小提琴練習時所要註意的一些問題,還並沒有談及細節。很希望通過談一談如何練習空弦這個問題來與大傢一起探討,相互學習。

責任編輯:陳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