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0日星期二

世界音樂教育大會

世界音樂教育大會

世界音樂教育大會


  蔣曼:聽眾朋友們好,歡迎收聽《記者視線》,我是新聞廣播記者(蔣曼)。幾天前在我們北京舉辦瞭第二十九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這個大會被譽為音樂教育領域的奧林匹克,這次是大會創辦五十多年來首次在中國舉辦。由於大會是封閉式舉行,所以大傢可能對它並不太瞭解,但其實在這幾天裡,三千名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校,包括幼兒園的音樂教師們和相關的專傢學者和八百多名世界各國的同行們進行瞭充分的交流與研討,而他們所圍繞的主題其實是事關每一個傢庭的,那就是學校裡的音樂藝術教育。而記者在對大會的采訪中也特別瞭解到瞭很多目前國內音樂教學的情況。今天的《記者視線》我們就來對此予以關註。

  本屆音樂教育大會最生動有趣的一個項目安排就是每天同時進行的多達二十幾個主題的教學展示,是由世界各國優秀的音樂教師們來展示他們在音樂教學方面獨特的手段、方式和理念,比如這堂課叫小學教室裡的音樂認知。另外一堂課的主題叫做不同尋常的音樂與不同尋常的樂器,這位音樂老師示意大傢舉起自己手裡的空礦泉水瓶子,跟隨它敲擊出節奏。

  記者看到每一個教學展示的會議廳裡都坐滿瞭人,其中大多數是中國的音樂老師們,他們像學生一樣,一邊仔細聽,一邊認真記,還會經常站起來配合主講老師做各種的練習動作,因為人太多,室內的空調似乎都不管用瞭。這位深圳來的中學音樂老師(劉麗紅)一上午已經聽瞭三堂課,臉已經熱得通紅瞭。

  劉麗紅:這是太好的一個窗口和平臺,我們的音樂教育,在以前我們是沿襲的是蘇聯的那一套比較舊的傳統體系,很多孩子喜歡音樂不喜歡音樂課的這個現象是令我們音樂老師很悲哀的一件事情,這次大會有來自全世界不同的國傢的同行們來交流,我覺得真的是很難得。

  蔣曼:杭州師范大學音樂教育系的屠老師說,世界音樂大會這樣註重教學實踐能力提高的內容安排,對於他們的課程設置也非常有啟發作用。

  屠老師:原來的師范學生往往重視自己專業的提高,他認為好像我的音樂專業的技能高瞭,我就是能力強瞭。其實當教師的方向是不一樣的。

  蔣曼:就是他可能還會成為一名專業演員,但是他當不瞭老師。

  屠老師:當教師你要讓學生懂得怎麼樣來學習音樂,原來我們在學校裡面理論講瞭很多,操作層面上就忽略瞭這一點。

  蔣曼:懷著來取經的心態,這些音樂老師們還準備瞭不少具體的問題,比如這位杭州的中學合唱團輔導老師,他希望能讓孩子們在合唱中能有更多的即興表達能力。

  杭州中學合唱團老師:我們中國的這些合唱團,我們要開始唱歌瞭。

  蔣曼:正襟危坐。

  杭州中學合唱團老師:而國外的很多的合唱團,他在唱歌的時候就是投入的在音樂當中玩,這種感覺我想恰恰是音樂所要表達的。說實在的,培養學生的即興表演能力肯定是要有一套方法的,我們那天聽的是西澳大利亞大學的這樣的一個團,他就是讓我們全體老師和他們合唱團唱,然後他從非常簡單的一個一個加上,節奏變化到最後這種爵士風格,知道應該是這樣的一種訓練方法。

  蔣曼:通過這次在音樂教育大會上的采訪,也再一次感受到我國學校體系的音樂教育也存在著非常之大的地區差異,比如這位來自遼寧遠郊區縣的小學音樂老師就說。

  遼寧小學音樂老師:學生喜歡音樂課,我想你們可能沒有到過真正的農村,你看那些孩子,上音樂課的時候,那種眼神、那種感覺可不一樣瞭。農村還有很多學校就是什麼呢?沒有音樂老師,而且又想要上音樂課,怎麼辦?就是這個老師喜歡唱歌,那你就去教音樂去吧,比如英語老師比較多,剩餘的老師就去教音樂去吧。

  蔣曼:教起來可能想怎麼教就怎麼教是吧?

  遼寧小學音樂老師:對啊,那樣的老師本身也不識譜,對音樂理論就更談不上瞭,所以隻能是上課我就拿一臺錄音機,放一首歌,你學生就跟著錄音機唱,唱會瞭,這節音樂課就算結束瞭。

  蔣曼:這位來自福州一所中學的教聲樂的葉老師已經頭發花白瞭,他說起的是在大城市裡的學校裡一個最突出的問題。

  葉老師:現在音樂老師,他要上沒課上,因為有高考、中考,說白瞭就是課被主科占瞭,所有的課本上的任務都完不成,多少年不能解決的,我幹到快退休瞭還是這樣。

  蔣曼:談到中小學,尤其是中學階段的音樂教育,面對中考、高考的無可奈何,兩位來自杭州的音樂女教師也分析瞭其中的原因。

  杭州音樂教師:主要現在國傢就是說對音樂教育的作用到底是什麼認識還不是很深刻,現在其實智能是多元的,通過音樂的智能開發可以開發其他的潛能,但是很多人是沒有意識到這些。

  杭州音樂教師2:現在也認識到,但是我覺得關鍵的一個,就是現在大傢都非常想就教育的時效性,高中三年我要上什麼大學。而音樂的教育,他對以後的發展,工作可能會有影響,但是他這種影響一定是隱性的。

  蔣曼:對於學校正常的音樂教育等不及、沒耐心,而另一方面又因為有些人的急功近利,而使得校園外的藝術學習變瞭味,福州一所中學那位教聲樂的葉老師就提到。

  葉老師:一個小孩子有的學瞭舞蹈,學瞭圖畫,學瞭鋼琴,學瞭唱歌,同時的,學來幹什麼?因為我每年考級都當評委,傢長就攀比,你女兒明年四級瞭,我女兒明年索興一下子四級過瞭。走後門什麼的,各位老師,我反對考級。

  蔣曼:現在這種畸形繁榮的藝術考級現象有來自各方面的各種原因,但是有一定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這種社會上的考級風潮勢必會吸引很多在學校裡缺乏用武之地的音樂老師加入其中做傢教或當評委等等。而如此以來又勢必會使校園內的音樂教學更加雪上加霜,那麼學生的整體音樂藝術修養就更加令人堪憂。這樣一個惡性循環的確讓很多有職業道德的音樂老師非常痛心,但也是無奈。那麼在類似這樣的一些大背景之下,再看看這些來自全國的音樂老師們抱著那樣認真的態度在聽課、研討,幾乎讓人對這些老師們格外地敬重。當然,話說回來,這樣一個世界級的音樂教育界的盛會能來到中國舉辦,第一,說明國傢也在日益重視音樂教育工作。第二,也表明我們的音樂教育事業也已經取得瞭相當的成就。比如在這次音樂教育大會一些國外老師的公開課上,大會的組織者還通過北京市教委特邀瞭三百多名中小學生來聽課。市教委體育美育處處長(王軍)說,孩子們的表現讓他們非常驚喜。

  王軍:老師和學生都是第一次見面,而我們找的學生還都是很普通學校的,開始都有翻譯,後來全部都不需要翻譯瞭,小孩全部都能聽得懂。他說要都像你們這孩子,我們的老師就好教課瞭。一檢驗出瞭我們英語教學水平。第二,我們的音樂教學還是成功的,因為我們孩子有大量的音樂的知識跟能力,老師一說馬上就呼應瞭。第三也證明,音樂確實是世界性的語言。

  蔣曼:就這樣,通過與世界音樂教育界的直接交流與碰撞,更加真切地讓我們感受到瞭彼此之間的優勢與弱項。比如我們在音樂教育方面更多的重視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培養,但在音樂教育的本體價值,包括音樂本身的愉悅性和自由性的傳達等方面,我們還需要向世界學習更多。當然不難看出,一個音樂教育其實折射出瞭我們整個教育所面臨的問題。那麼另外,當然也就必須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一些創造性的工作,市教委體育美育處處長(王軍)說在現有的教育大環境下,我們的學校藝術教育必須做減法。

  王軍:做減法就是要整合,不能老追加,今天弄一個這個,明天又弄一個那個,就這麼點科室怎麼教呢?那麼這個我們就要認真的研究,減量不減質,大學專傢、學者要參與進來,就是跟喂養孩子一樣,怎麼設計一個套餐更合理,營養、維生素都是全的,吃的不是全的,但是質量都很高。所以它可能更多的今後就是一種文化的一種融合、整合,這個還是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的。

  蔣曼:感謝收聽今天的《記者視線》,請繼續關註新聞廣播下面的精彩節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