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工程科技的靈魂在於開放|習近平|工程科技_ |
習近平出席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並發表主旨演講 指出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強調中國4200多萬人的工程科技人才隊伍是中國開創未來最可寶貴的資源 新華網北京6月3日電 (記者錢彤、郝亞琳)國傢主席習近平3日在人民大會堂出席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並發表題為《讓工程科技造福人類、創造未來》的主旨演講,強調工程科技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發展科學技術是人類應對全球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中國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國傢重大戰略。希望中外工程科技專傢學者加強合作,共同為人類社會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習近平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向大會召開表示祝賀,向為中國科技事業和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的各國代表和各位院士專傢學者表示感謝。 習近平表示,工程科技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工程科技創新驅動著歷史車輪飛速旋轉,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瞭不竭動力源泉。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其中工程科技創新驅動功不可沒。當今世界,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愈益凸顯,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作用更加突出。實現夢想、應對挑戰、創造未來,動力隻能從發展中來、從改革中來、從創新中來。發展科學技術是人類應對全球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這一切對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提出瞭新的使命。 習近平指出,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等交叉融合正在引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這將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未來幾十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同人類社會發展形成歷史性交匯,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將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共創人類美好未來,是工程科技發展的強大動力,全球工程科技人員要切實承擔起這個歷史使命。 習近平強調,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傢。要發展,就必須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中國擁有4200多萬人的工程科技人才隊伍,這是中國開創未來最可寶貴的資源。我們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國傢重大戰略,著力推動工程科技創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建設一個和平發展、蓬勃發展的中國,造福中國和世界人民,造福子孫後代。 習近平指出,工程科技的靈魂在於開放。工程科技國際合作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中國將在更大范圍深化工程科技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加強政府間、半官方及民間合作,繼續參加或牽頭開展國際大科技合作工程,加強信息交流和人才培養,攜手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實現各國共同發展。 習近平最後強調,工程科技是人類實現夢想的翅膀,承載著人類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夠讓明天充滿希望、讓未來更加輝煌。希望中外工程科技專傢學者加強合作,共同為人類社會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在致辭中表示,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更加需要工程科技創新和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積極致力於促進世界工程科技發展,願繼續加強同中國的合作,共同開辟世界美好未來,造福人類社會。 會議開始前,習近平會見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國際工程與技術科學院理事會秘書長薩爾曼等與會外方代表。習近平強調,中國正在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我們從戰略高度重視工程科技和創新驅動在提升國傢綜合國力方面的巨大作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積極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國際工程與技術科學院理事會是國際工程科技界最重要的學術組織,希望中方同這兩個組織的交流合作取得更多成果,攜手提高世界工程科技水平。 博科娃和薩爾曼贊賞中國政府大力支持工程科技事業發展,積極促進國際合作,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工程與技術科學院理事會願意繼續加強同中方的交往與合作。 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韓啟德,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等出席上述活動。 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由中國工程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與技術科學院理事會於6月2日至3日在北京聯合舉辦,主題為“工程科技與人類未來”。一些國傢工程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外籍院士、中外工程科技界代表等約1500人出席大會。 Tags:
花灑,
節水花灑,
過濾花灑,
,
過濾花灑,
慳水花灑,
節水花灑,
,
竉物護理,
地面衛生,
,
按摩梳化,
迷你按摩,
按摩椅,
按摩梳化,
,
地暖,
電地暖,
地暖系統,
遠紅外線,
,
防滑,
除濕,
節能,
恆溫設備,
,
Massage Sofa,
Massage Chair,
,
Radiant Heating,
electrical floor heating,
Heating cable,
Far-infrared,
,
Shower Filtration,
Shower filtration,
Hand shower,網頁設計,seo,,Web Design,
|
2014年9月23日星期二
習近平-工程科技的靈魂在於開放-習近平-工程科技_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