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0日星期五

闖紅燈罰款等多項法規生效多年仍遭遇執行難-闖紅燈_

闖紅燈罰款等多項法規生效多年仍遭遇執行難|闖紅燈_

闖紅燈罰款等多項法規生效多年仍遭遇執行難|闖紅燈_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play 行人闖紅燈屢禁不止 play 男子闖紅燈被撞飛 play 市民闖燈毆打協管員 play 民警勸阻勿闖燈遭打 向前 向後 5月2日,昌平沙河水庫,水壩南端東側公園裡,遊客們露天燒烤。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5月9日,朝陽路,一位闖紅燈的市民被穿過路口的汽車“截停”在斑馬線上。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5月9日,慈雲寺橋,兩位遛狗的市民一個拴著狗繩,一個沒拴狗繩。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北京市消夏露天餐飲經營管理暫行辦法》已於5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規定消夏露天餐飲經營場所不得露天燒烤,禁止在室外制售涼菜。因執行難,露天餐飲仍在售賣涼菜。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北京走路闖紅燈可被罰款10元,騎車闖紅燈要被罰20元;開車窗扔廢棄物最高罰50元……我們身邊眾多法規條款切實存在,卻多年陷於“執行難”。甚至當違規行為發生時,這些條款仍處於“休眠”狀態,而無足夠的“力量”將其激活。

  闖紅燈、隨地吐痰、散發小廣告、占用盲道……新京報記者近日梳理發現,北京多個法規條款雖已生效多年,並具備明確的罰則,卻陷入“執行難”的尷尬境地。

  記者從各相關部門瞭解到,這些條款“執行難”的原因包括執法人員缺失、執法難度大、違法行為轉瞬即逝、處罰力度過小等等。但專傢認為,這些條款多涉及社會問題,法律的規范須同公眾社會道德程度、認知度相匹配,貿然提高處罰力度會引發新問題。

  人手不足致“執行難”

  據新京報記者調查,執法隊伍“人手不足”是造成一些民生法規執行難的原因。

  “中國式過馬路”便是一例。法規明確,行人“闖紅燈”可被罰款10元,但處罰隻能由民警進行。新京報記者昨天在北四環附近多個路口,都未發現有交通協管員。有的路口雖配有一兩名交通協管員,但行人闖紅燈屢見不鮮。

  控煙也面臨監督執法人員嚴重不足的問題。目前,北京市各愛衛系統對於控煙的管理多是兼職,即便早已有違規吸煙罰款10元的規定,多年也開不出一張罰單。

  據去年媒體披露的數據,北京各區縣、街道兼職的控煙監督員和衛生監督員加起來約有3000人;全市交通協管員共有2600人。而北京15歲以上的“煙民”約有188萬;每天需要“過馬路”的人群中,光在職上班、繳納五項社保的人員就有823萬。這兩個領域的執法過程中,都至少是“一人管幾百人”。

  部分條款罰額調高數倍

  記者發現,實際上多年以來,政府曾試圖以提高罰款額度的方式破解“執行難”。一些條款的罰款額度有瞭相當大幅度的提高。

  比如對於“隨地吐痰”,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北京有據可查的法規共有三個版本。1985年,北京市對隨地吐痰者罰款五角。到1999年提高至50元,2002年《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中,也保留瞭隨地吐痰的50元罰款上限。

  北京現行的控煙法規中,10元的罰款力度也被眾人詬病。今年4月截止征求意見的北京新版控煙條例草案中,將此額度提高至200元。

  焦點

  ●公共場所禁煙

  1人管600煙民 “執法力量跟不上”

  按照《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檢查員對本單位范圍內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的吸煙行為應當予以制止;對拒不改正者處以10元罰款。《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擬規定,公民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並處以50元罰款並當場收繳;拒不改正的,處以200元罰款。

  探訪

  禁煙場所仍有人“吞雲吐霧”

  前天晚上8時許,朝陽區惠新東橋附近一傢串吧店內,烤串味和香煙味混雜,多桌客人都在吞雲吐霧。服務員稱,遇到不吸煙的客人,隻能盡量帶到角落裡。“店比較小,也沒法劃定非吸煙區。”

  該店負責人王先生表示,對新版的控煙條例有所耳聞,店裡對吸煙的客人會盡量提醒。但是,“要讓每位顧客都不抽煙,幾乎是不可能的。”

  前日,銀建公司一輛出租車上,副駕駛位置能聞到明顯的煙味。而早在2007年,北京即提出“無煙出租”,要求出租車司機、乘客均不在車內吸煙。的哥張師傅表示,偶爾會有乘客“忍不住點上一根”,自己瞅瞅快到地兒瞭,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瞭。

  回應

  監督檢查員全是兼職且人數少

  記者隨機詢問十餘位有抽煙習慣的市民在禁煙場所能否不抽煙,多數人表示,“如果有人勸阻會配合”,但基本不會主動調整自己行為。

  北京市愛衛會數據也顯示,北京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中,超過四成不能做到禁煙。愛衛會工作人員表示,像中小餐館、KTV、臺球廳等場所,都是控煙難點。

  市愛衛會估計,北京常住人口中,15歲以上的“煙民”預計有188萬人,此外還有流動人口。相比之下,愛衛系統包括區縣、街道、鄉(鎮)監督檢查人員全部是兼職,委托的衛生監督人員也屬附帶管理,這些兼職人員共約3000多人。也就是說,一名兼職監督員平均至少要管600位“煙民”。“執法力量跟不上是控煙難處。”市愛衛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禁止露天燒烤

  商販遇執法舍攤就跑 難以處罰

  按照《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在政府劃定的禁止范圍內露天燒烤食品或者為露天燒烤食品提供場地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燒烤工具,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探訪

  燒烤間倚門設 黃瓜戶外“拍”

  近日,記者在豐臺區看到,天剛擦黑,豐臺望園東路一燒烤店已在門口擺出桌椅。燒烤店的小燒烤間設在大門旁,沒有抽油煙設施,正在烤著羊肉串等。服務人員還把切菜案板搬到室外,正在制作涼菜——拍黃瓜。

  北京市城管執法部門表示,按照規定,燒烤餐館必須在廚房建門窗封閉的操作室,像很多小餐館在門口、窗邊擺放燒烤爐的行為,今年起也算作“露天燒烤”。

  此外,記者近日還跟隨北京市城管執法隊員來到豐臺區三環新城餐飲一條街,對周邊的餐飲店進行執法檢查,也發現瞭露天燒烤的問題。一傢餐館燒烤爐上雖有排煙管道,卻沒跟爐子連接,燒烤油煙直接排到戶外。

  回應

  城管無權帶商販回隊進行處罰

  城管部門稱,實際執法過程中,要處罰露天燒烤2000元是很難實現的。

  東城區城管執法局工作人員張書俠表示,整治露天燒烤最大的難點在於顧客不配合:“有些人愛吃,查處時會和商傢一起不配合執法。”

  西城區城管執法局宣傳部門負責人王師明介紹,“很多露天燒烤的商販花50元買個爐子,手邊就放三五十個肉串,賣完再去存放的地方拿”,這些加在一塊也沒100塊錢,遇到執法者,商販幹脆就不要瞭,直接開跑,不會接受處罰,城管也沒有權力將人帶回隊裡進行處罰。

  因此,城管隊員遇到露天燒烤一般也就是罰沒烤爐等經營工具,相關處罰條例因為不具備執行條件而無法落實。

  ●遛狗要清糞便

  狗狗“隨地便溺” 主人不認沒轍

  《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攜犬人對犬在戶外排泄糞便不立即清除,破壞市容環境衛生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組織責令改正,並可處50元罰款。此外,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予以警告,並可對個人處500元以下罰款,其中包括攜犬出戶時,應當對犬束犬鏈,由成年人牽領。

  探訪

  狗在路上拉便便 行人容易“踩雷”

  位於朝陽區小營附近的老居民區,早晚隨處可見遛狗的居民,其中小狗居多,早晨七八點鐘,一條街上能見到二三十人遛狗。

  由於街道兩旁都停滿瞭小汽車,不少犬隻就“利用”汽車輪子小便,絕大多數主人也不制止。記者看到,大多數狗就在樹下或路邊排便,幾乎沒有主人隨身攜帶鏟子和塑料袋及時清理;甚至有的狗還會將便便排在路中間,行人很容易“踩雷”。“推嬰兒車的話,很容易沾在輪子上。”一位居民表示。

  回應

  狗狗便溺取證不易 罰款存在難度

  去年8月,北京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發佈調查報告,通過在北京市城六區攔截訪問400名遛狗市民和400名不養犬市民,受訪市民中有86.1%的人最反感“養犬人不及時清理犬類糞便”的行為,占首位。

  記者瞭解到,涉及不清理犬類糞便,屬於因養犬而破壞市容環境衛生行為,由城管執法部門負責。不過,有城管執法隊員表示,狗狗“隨地便溺”的查處、罰款存在一定難度,比如取證難、相關人員拒不承認等等。

  觀 點

  社會問題不能單靠執法解決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毛壽龍表示,這些陷於“執行難”的條款,普遍關乎社會文明、社會公德等,並且都屬於行政執法的范疇。而社會道德的提升需要一個漸進過程,因此施行效果不太理想。從外因來看,也和執法、處罰力度不足有很大關系。

  一般來說,隨著執法力度的增加,會對公眾行為的邊界產生更加明確的規范。“比如酒駕入刑之後,加上夜查力度加大,市民的酒駕行為就會明顯減少。”毛壽龍舉例。

  但他同時指出,並不是所有執法都應以“嚴”為準。“酒駕之所以能夠入刑,是基於酒駕比較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它和行人闖紅燈本質上還是不同的。”

  在毛壽龍看來,如果社會風氣不夠好,或公眾的認知程度沒有跟上,一味貿然提高執法力度,會引發新的風險,形成執法雙方的對立和對抗。“比如擺攤,城管的一些作為甚至暴力執法,甚至會引發整個社會的對抗情緒。”

  “解決社會問題不能過於依靠執法。”毛壽龍指出,針對社會領域的問題,法律的作用是輔助性解決。如果過於依靠執法,會造成公眾對執法部門的不信任,從而轉化成其他的社會問題。因此,立法執法的力度應同社會風尚、公眾認知度相符。

  ■ 其他條款

  車窗拋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明文規定:乘車人不得向車外拋撒,違者可處以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根據統計,北京三環以外的環路,以及連接三環至五環的高速公路都是車窗拋物的“重災區”。近年來出現的環衛工人被撞事件很多是和車窗拋物相關。

  占用盲道

  《北京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條例》:對損毀城市道路范圍內無障礙設施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組織處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北京市、區縣殘聯人士多次呼籲盲道被占的問題。有負責人日前對媒體表示,盲道被占一般都涉及多個部門並且沒有具體的處罰措施。該人士稱,平日收到反映最多的就是盲道上亂停車和擺攤的問題,對此,他們隻能去找交管部門或是工商部門協調。

  闖紅燈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規定,行人違反交通信號、未走人行道或者未按照規定靠路邊行走的,處10元罰款:

  去年5月,北京交管部門對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全面執行罰款措施。

  踐踏草坪

  《北京市綠化條例》稱,損害綠化成果及綠化設施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

  情節較輕的,處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隨地吐痰

  《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規定,隨地吐痰、便溺;亂丟瓜果皮核、煙頭、紙屑、口香糖、塑料袋、包裝物等;亂倒污水、垃圾,焚燒樹葉、垃圾;其他影響市容環境衛生的行為,應責令改正,並可處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A10-A11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溫薷 饒沛

(原標題:多條法規難執行 休眠狀態待激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