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2日星期二

節奏的 定義

節奏的 定義

節奏的 定義


   <韋氏大詞典》將節奏定義為音樂的一個方面,它包括瞭與樂音向前進行有關的所有因素(如重音、節拍和速度)”。“進行”在這裡是個關鍵詞,節奏即是音樂的進行。實際上,節奏這個詞是由希臘字“rhein”即“流動”衍生出來的。呼吸有節奏,潮水的漲落、鐘表的嘀答聲以及火車車輪的咔噠聲也都有節奏。J.S.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具有“鮮明、有力的”節奏。

  我們用腳拍打出的就是節奏,它是“曲調的快慢緩急”。《鴛鴦茶》(TeaforTwo)一曲,用腳打出的節拍不同於美國民主黨在總統提名大會上百聽不厭的《幸福的日子重現》的節拍。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藍色多瑙河》的節拍也不同於水手歌的節拍。拍子的頻率、規律性和持續長短有所不同。格利高利調式聖歌具有“自由節奏”,其音樂的節奏是緊跟著語言的節奏的。像維瓦爾第的(四季)和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那樣的巴洛克時期作品,節奏平穩清晰。20世紀音樂的突出特色之一是,在匈牙利的巴托克和俄羅斯的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傢的作品中.采用瞭民間的、標新立異的“鄉村”節奏。巴托克的《怪異的滿洲官吏》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的節拍,是在莫紮特的奏鳴曲或舒伯特的交響曲中從未聽到過的。印象派作曲傢德彪西在像《月光》這樣的作品引進瞭一種流動的節奏,因為他不想讓自己的樂曲有一個固定的、一成不變的方向。

  節奏的一個要素是節拍(meter),它的定義是“系統地測定和安排節奏”。作曲傢可選擇二拍、三拍或四拍等等。既是教授又是作傢的馬克斯在《音樂欣賞》中提出瞭幾個常見例子,例如:當唱“一閃,一閃,亮晶晶”時,你可以聽到並感覺到一/閃、一/閃中的一/二、一/二的節拍。

  節奏的另一個要素是速度(tempo)。節拍說明什麼是重音,但並未說明奏出這些重音的速度是多快或多慢。作曲傢在總譜上標上符號,告訴演奏者應當用多快或多慢的速度演奏該樂曲。他們一般使用傳統的意大利文的單字或詞。其中最常見的是:

  廣板(Largo)非常緩慢

  莊嚴而緩慢的(Grave)

  慢板(Lento)慢速

  柔板(Adagio)

  行板(Andante)中速

  小行板(Andantino)

  中板(Modderato)小快板(Allegreto)適當快速

  快板(Allegro)快速

  很快的快板(Allegromolto)非常快速

  活潑的、輕快的(Vivace)

  急板(Presto)

  最急板(Prestissimo)

責任編輯:陳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